过年是一个时间段的喜庆节日。春节,民间俗称为“过年”、“年下”。从广义来说,它是指从农历腊月初八起,到正月十九日为至的由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单个节日所组成的节日综合体,是一个时间段的喜庆载体;从狭义来说,春节是指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也就是说是一个时间点。俗话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还有一句俗话说:“八月十五买纸马,早办年货”,后一句是打趣话,办年货太早了。腊月二十三祭灶,灶王爷两边对联曰:“二十三日上天去,初一五更下界来”。由此可见,辉县风俗是把春节看成一个时间段,其中以除夕、大年初一起五更放鞭炮、上坟、拜节成为春节的高潮。正月里闹元宵,别称“灯节”,俗称过小年,又是一个充满喜庆气氛的热潮;至正月十九添仓节进入闭幕前尾声,最后落下帷幕。
辉县这方神奇的热土,其春节别有风味,春节好像是一种生长于百姓内心的植物,一年一度的春收春种,收种并举。
春节的根须深入人心,乃至骨髓,枝叶意象葱茏,摇曳着亲情和心愿。当人们在大年初一吃了过年的饺子,这枚春节刚刚收获的果实又瞬间成了春天播下的种子,在人的心里重新开始生根、发芽,孕育来年的甜蜜春果。春节的植物就这样年年丰茂重生,在轮回中重复着日子,使重复的日子积淀成厚重的岁月,而岁月的留痕是清晰可辨的年轮,每一圈儿年轮都叠加峥嵘的记忆。
农历腊月初八俗称“腊八”,腊八节是春节的序幕。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中说:“十二月腊月也······猎禽兽以岁终祭先祖,因立此日也。”汉代以冬至后第三个戊日为“腊日”,南北朝时始改为十二月初八日为“腊八节”。辉县民间风俗中的腊八节是古共遗风,专为纪念辉县的老祖宗共工氏和其儿子句龙。“共工氏”传说是尧时治水之官,名穷奇,以官为氏,谓之共工氏。事见《尚书》、《左传》、《史记》。
句龙就是土神 他是炎帝神农第十一世孙共工氏的儿子,辅佐颛顼,平九州,能辨别土地的好坏,是颛顼的土正(古代官名,五官之一),死后被封为上公,祀为后土之神。《周礼·春官》载:“大示而外,有土示地示。”这就是后世“土地”名称的由来。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改用夏禹为土神,可是从唐宋以至晚清,又仍然以句龙来配享社祭。共工氏的儿子句龙是土神,是辉县百姓的老祖宗,人们信仰已久。据清道光《辉县志》记载:“土地祠 在县治仪门外东偏。万历六年(1578年)知县聂良杞重修。每岁春秋上戊日致祭。”辉县乡里村庄都建有土地庙,对土地爷、土地奶顶礼膜拜,敬奉有加。
纪念土神句龙 辉县人民在腊八节这天,做早饭“腊八粥”,纪念土神句龙,供奉土神句龙,具有极其鲜明的地方特色。腊八粥用大米、小米、红枣、花生米、青豆、红薯、蔓菁、柿饼等熬煮而成的,鲜而不腻,神人共享。原料各地不同,各取所好,配够八样即可。粥稠味香,祈祷神灵,保佑来年五谷丰登。腊八粥具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等功能,且有御寒作用,是冬令的滋补佳品,故能代代相传而不衰。食后留一部分续锅三天,以示爱惜粮食,节约度日,细水长流。在辉县城郊有将吃剩之粥涂于果树上,称喂果,以求来年硕果累累。辉县城西的樊寨村一带就有这个习俗。
胡桥八宝粥名闻天下 要说起辉县各地的腊八饭还最数胡桥做得好吃,小桥流水人家,做的八宝粥名闻天下!胡桥村地处卫水两岸,渠道纵横,芦苇丛生,稻香柳绿,鹅鸭成群,盛产竹藕,素有“北国小江南”之称。胡桥产的香米呈椭圆形,色泽乳白,入锅出味,饭香浓郁。作汤圆、米团、糕点原料,有益滋补。做八宝饭、煮粥,放进百十粒就会香气扑鼻,经久不散,享有“一户煮粥,全村飘香”之美誉。
辉县农村的年集 “腊八鸡叫,新年来到”。在辉县农村,过了腊八就意味着跨入年的门槛,拉开了新年的序幕,家家户户开始忙碌着置办年货。
此时,集市成了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磁场,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们蜂拥而来。集市上摆满了年画、春联、年礼、糖果、爆竹、烟火及各种年货,赶集的人头攒动,一派喜庆。乡村的大路小路上,赶年集的人们成了一道风景线。平时农村乡镇的集市,一般约定俗成逢单日、双日或逢三、六、九日是集。过年了,赶集的人多了,年集也就不分日子,从腊八开始一直到年二十九,天天有集。最后一天集在农村被称为“轰隆集”,这是一年最后一个集,年三十中午,商家店铺都要关门停业,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都该歇歇了,喧闹多日的集镇闹市也回复了难有的平静。
腊八也是佛教节日 相传,佛教鼻祖释迦牟尼也是在这天成佛,寺院就在这天煮粥供佛,并施舍给民家老幼分食,以示对佛祖的供奉。因此,腊八也是佛教的节日。
腊八少女扎耳孔 另外,辉县古代和近代的少女们还在这天扎耳朵孔,以备带耳坠,俗谚“腊八腊,扎耳朵,又不疼,又不发(即发炎)”。
从此日起,家家户户忙着准备过年,过节的气氛从此一天比一天浓厚,故有“腊八、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的民谣。
腊月里结婚忙 别看寒冬腊月,在辉县的古代和近代,那可是一年里扎堆结婚的月份。人们爱图个吉利,结婚的日子好挑“三、六、九”,不过,腊月的每一天,似乎都是结婚的好日子。整个腊月,辉县的城乡都沉浸在年节的喜悦之中。
腊八过年谣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儿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炖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儿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