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最后的王爷 奇忠义(六)

家乡区县: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

七、选择光明
奇忠义返回郡王旗时,仍然面临两条道路的选择:绥远起义一波三折,国民党反动势力仍在大肆活动,并未放松对奇忠义的拉拢;中共伊盟工委、中国人民解放军伊盟军区则在积极争取奇忠义弃暗投明。
经旗里仕官呈请,伊盟盟长鄂其尔呼雅克图任命22岁的奇忠义为郡王旗札萨克,承袭多罗郡王爵位,报绥远省政府和蒙藏委员会备案。1949年6月,隆重举行了奇忠义继承王位即札萨克位的就职典礼,旗内仕官和召庙执事都参加了这一盛典。奇忠义遂成为郡王旗的最后1位札萨克、末代王爷。
奇忠义回家不久,中共东郡工委书记云北峰来到王府。云北峰举止坦然,待人随和,很快赢得了人们的信任。云北峰对奇忠义说“我们共产党人不记旧仇,只要能放下屠刀,站到人民的一边,就会受到人民的欢迎。对国民党旧官吏,我们也会根据政策去区别对待的……。你虽然出身权贵,但那是历史造成的。而你本人是青年,在旗里有一定的威信。因此,只要你站到人民的一边,你个人是会受到社会尊重的。作为中共东郡工委的负责人,我说的这些话一定算数。”通过与云北峰的谈话,奇忠义初步了解了共产党对蒙古民族及王公上层的态度,逐步了解了共产党的有关政策。
1949年8月4日,按照协议精神,中共伊盟工作委员会书记兼伊盟军区政委高增培,中国人民解放军伊盟军区司令员王悦丰等到达郡王旗王府,决定从8月5日开始,宣布郡王旗脱离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共伊盟工委的领导,郡王旗保安队接受伊盟军区指挥。
8月5日,在郡王旗召开了群众大会,正式宣布郡王旗全体军政人员和平起义,并向解放军表示决心,坚决服从命令,维持地方秩序,实行共产党的政策,把一切行动置于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当天,云北峰书记就郡王旗当前工作向奇忠义等人布置了具体任务,高增培书记召集原郡王旗旧职人员进行座谈,并指出“现在全国未解放,希望你们维持现状,继续行使职权,执行我们的任务”。随后他们即赶赴札萨克旗布置工作去了。
8月下旬,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董其武派师长邬四儿带骑兵部队到郡王旗“营救”奇忠义。奇忠义先带王府家眷躲避到专岗图山,随后去见邬四儿。奇忠义又一次面临考验:靠解放军援救,远水解不了近渴;跟邬四儿去归绥,很明显是往火坑里跳;离开郡王旗虽可暂避一时,但是郡王旗就会毁于邬四儿之手。思前想后,奇忠义认为无论如何还是不能随邬四儿走,而且必须采取“调虎离山”的办法,把邬四儿引走。
因此,奇忠义一面表示“董主席和邬师长体谅我们的处境,派军前来营救,我虽肝脑涂地在所不辞,一是要随邬师长前去向董主席谢恩。”另一方面又坚持“我们的家眷都在山里,如果我随你们一走,他们必然会被共军掳去作为人质。那样的话,对我们是不利的。所以,我打算先回山,将家属带上一并随你行动”。
奇忠义回山后,即带家属转移苏泊汗庙。走到苏泊汗滩时,邬四儿的骑兵部队已追赶上来。奇忠义命令特务营利用有利地形,猛烈阻击,他带着家属乘机跑到大乌兰敖包的大沙漠里。邬四儿的追兵没有继续追来。奇忠义一行平安转移到杭锦旗的特木盖地区。
国民党绥远省当局仍不放弃对奇忠义的拉拢。董其武发来电报,任命奇忠义为伊克昭盟副盟长。但是,没过几天,董其武又发来电报,称“绥远省准备起义”,征询奇忠义的意见。奇忠义当即复电:愿意追随董其武先生起义。
1949年9月19日,绥远省和平起义。9月23日,省府通知奇忠义就地待命。10月底,云北峰书记通知奇忠义回旗研究旗务。回到郡王旗后,云北峰书记告诉奇忠义:伊克昭盟各族各界代表会议筹备处邀请他作为正式代表。
奇忠义人生中的新的一页揭开了。
八、新的历程
奇忠义回到郡王旗后,即将旗务正式移交给东郡工委,并向全旗宣布“从今日起,我们世家300年的统治权,正式返还于人民”。
1949年11月,奇忠义出席了伊克昭盟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并当选为主席团成员。在会上又被选为伊克昭盟自治区政务委员会委员,从一位封建王公转变为人民的公仆。
会议结束后,奇忠义和云北峰书记一道返回郡王旗,筹备召开郡王旗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云北峰负责物色代表人选,起草报告,准备会议材料;奇忠义负责提供情况,组织会务。1950年3月,代表大会顺利召开。奇忠义被选为第一任郡王旗人民政府旗长。
郡王旗人民政府成立后,即进行废保建政的工作。经过广泛发动群众,确定了基层政权的范围界限,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乡长及各乡人民政府其他成员。冬季,郡王旗在人民政府组织下开展了冬季大生产高潮。
随后,郡王旗相继开展了禁种鸦片、减租反霸、反特肃特、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反”、“五反”等运动,奇忠义身体力行,率先戒除了鸦片烟瘾。在减租反霸运动中,奇忠义担心共产党会发动群众,把矛头对准他这个世袭的封建王爷。但是共产党不仅不与他为难,而是一如既往地尊重他、信任他,保护了他的尊严和声誉,使他又一次深受感动。
1952年8月,伊克昭盟人民政府指示奇忠义出席政务院华北事务部在北京召开的华北县(旗)长会议。这是奇忠义作为人民政府的旗长第一次走出家乡,他看到祖国的巨大变化,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远非国民党统治时期所可比拟,深感自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会上,奇忠义聆听了周恩来总理、刘少奇副主席、朱德总司令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报告,并在中南海受到毛泽东主席等领导人的接见。10月1日,奇忠义随会议代表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东侧的2号贵宾观礼台,参加了国庆大典。盛大的场面,万众一心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磅礴气势,令奇忠义激动不已,深受鼓舞。
1954年3月,奇忠义奉令调往伊克昭盟人民政府,担任民政处处长,正在移交手续时,盟政府突然决定,让奇忠义仍以旗长身份参加迎接成吉思汗陵寝代表团。奇忠义即赴呼和浩特,接受了半个月的培训,在迎陵代表团团长克力更的率领下,从呼和浩特市出发,经北京、西安,抵达兰州。按照迎陵方案,由奇忠义带先遣组,先期到达青海省西宁市,与有关方面协商就绪后,又前往塔尔寺,具体安排了祭典规程、移陵仪式,基本上达到了既隆重又庄严,各项活动符合传统要求,既体现了党的民族政策,又体现了各民族之间大团结的气氛。整个迎陵过程中,甘肃和青海省上下给予迎陵代表团以非常大的支持,迎陵代表团乘汽车回到兰州,又乘专列回到包头。包头市党、政、军以及各族各界代表进行了隆重祭典后,奇忠义和其他迎陵代表团成员一道护送陵寝回原址——郡王旗(伊金霍洛旗)甘德尔敖包山。
农历三月二十一日,内蒙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亲临伊金霍洛祭祀成吉思汗陵。乌兰夫主席亲自向成吉思汗陵敬献了天蓝色的哈达,清香的奶酒,点燃了象征光明的酥油灯,又奉献了如意的9只全羊。祭祀仪式完毕后,少数领导同志在黄金色的蒙古包里揭银棺瞻仰了成吉思汗的遗物。
这次祭祀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隆重,前来祭祀的蒙汉群众达几万人。人们都说“成吉思汗灵柩离开故乡已经15年了,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全国的解放,成吉思汗灵柩是不会回来的”。成陵一返故里,鄂尔多斯就呈现一片安详和谐的气氛。

mkxd95(2014-12-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