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最后的王爷 奇忠义(七)

家乡区县: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

九、“文革”罹难
1966年春,担任副盟长的奇忠义受盟委、行政公署委托,到杭锦旗沿黄河检查水利设施并主持召开杭锦旗、达拉特旗两旗的分水会议,研究上、下游的分水比例问题。会议上,奇忠义惊讶地第一次听到“造反”这个词,有的干部不但不服从上级的安排,还强调如果不能满足本地区利益就要“造反”。
不久,奇忠义本人就成了“造反”的对象。
返回盟里后,奇忠义作为政协常委参加了盟政协的“划线会”。经过对号入座的讨论,上下左右对比,奇忠义把自己划入了“右号”。他表态说“我是封建王爷,又是国民党政权的高级官吏,拥护和支持过国民党的反共政策,所以‘右号’完全符合我个人的政治经历,是不违背自己的良心的”。然而,人们认为奇忠义的“上纲上线”还远远不够,他的性质已经远远超出了“右”,而是名符其实的反动派人物,是人民的敌人,混进革命阵营的反革命分子。8月16日,奇忠义的办公室来了40多名红卫兵,宣布“经红卫兵司令部研究,决定把你揪出来,进行隔离审查!”随后,将一块写有“反动王爷、历史反革命”字样的纸牌挂在奇忠义脖子上,便押着他游街示众。9月3日,奇忠义等62名“牛鬼蛇神”,在东胜体育场的万人大会上被整整批斗了1天。
在随后12年的“牛棚”生涯中,奇忠义多次被批斗、殴打,腰被打断,肋骨断了7根,历经非人的折磨。但是,奇忠义坚信,自己作为从旧社会投诚过来的封建上层,自己的经历和投诚的情况,解放以来的表现,党都是知道的,党终将会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自己。因此,即使身处逆境,奇忠义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坦然面对考验,期盼着噩运的结束。
十、桑榆为霞
1978年12月,中共伊克昭盟盟委统战部通知奇忠义:李部长要会见他,有重要事情要谈。
从少年时期即置身政治风波中的奇忠义,敏感地觉得要有喜事来临了:如果是恶讯,找他的就不是统战部而是公安局了。
尚在管制中的奇忠义先到街道治保主任那儿请了假,来到盟委统战部。李振中部长面带笑容,紧握住他的双手,询问了奇忠义的身体和生活情况后,郑重通知他,“根据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盟委决定撤消对你的管制。在政治上将继续承认你的五届政协常委的职务。希望你放下包袱,继续革命。近期要深入学习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也要注意保养身体”。12年来,奇忠义第一次听到党政领导人这样亲切的话语,象一股暖流,温暖了他的身心。
不久,中共伊盟盟委在东胜广场召开了群众大会,为“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受迫害的冤、假、错案彻底平反。对奇忠义的错误结论作了彻底的纠正。
1979年夏,在伊克昭盟政协六届一次全体会议上,奇忠义当选为盟政协副主席。后来,又当选为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政治上得到解放,生活上得到关怀和照顾,使知天命之年的奇忠义重又焕发了青春。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再干一番事业。

经过认真考虑,奇忠义决定收集和整理鄂尔多斯丰富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著书立说,慰藉先祖的英灵,也为后代留下独具特色的精神财富。
在采访奇老时,我们惊异地看到,老人家20余年来撰写、主编的书籍已有17本之多。奇老主编的六卷《伊克昭盟志》,洋洋400多万言,可以说是鄂尔多斯的百科全书。《伊盟革命回忆录》、《鄂尔多斯“独贵龙”运动史料》、《席尼喇嘛传略》、《田万生回忆录》等,为子孙后代留下了鄂尔多斯近现代革命的宝贵史料。奇老与友人合作的《腾飞的鄂尔多斯》,全面介绍了鄂尔多斯的自然资源、风土人情、历史沿革,特别是深入、系统地分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鄂尔多斯人立足实际,解放思想,大干快上,迅速崛起,并引起海内外瞩目的“鄂尔多斯现象”。该书在2001年8月鄂尔多斯撤盟设市之前出版,为“西部大开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2001年奇老主持出版了《成吉思汗金书》。这是一部十分宝贵的典籍,是成吉思汗祭奠诵词的集成,共达80多万字。700多年来,这部博大精深的诵词是秘密留传、不示外人的,只由专门保卫成吉思汗陵、祭奠成吉思汗的达尔扈特人父子之间口口相传,这部书将神秘的成吉思汗祭奠文化展示给人们,也使许多过去不为人所知的珍贵史料为人们所了解。
目前,奇忠义仍是世袭的济农,主管成吉思汗祭奠。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成陵参观时,也都由他陪同。按照传统,祭祀圣祖成吉思汗是奇忠义家族神圣的义务。几十年来,奇忠义一直以祖父图布升吉尔格勒和硕亲王为楷模,忠实地履行日祭、月祭、季祭。
十一、美满家庭
与人们的传统观念不同,奇忠义的夫人并非门当户对的名门贵胄之后,而是出身贫寒的牧户之女。说来还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
1947年春,祖父图亲王命奇忠义派人赴察哈尔请德高望重的董嘉活佛回郡王旗,为奇忠义寻找配偶。
董嘉活佛闭门念了3天经,除徒弟之外,不准任何人打扰。3天之后,董嘉活佛从经院出来,向图亲王出示了佛祖的旨意:奇忠义的配偶在冬至日出的方向,距王府70—100华里之内,这家的住户坐东向西,家有一条花狗,姑娘芳龄十七、八岁。
图亲王派人寻找,得到了十几人的名单。董嘉活佛又诵经3天后,从本巴(神签筒)中抽出了配偶的名字,并用红笔在黄纸上写下“奇忠义的天生配偶是林哈娃(小名)”交给图亲王,诵经一番,说“佛祖为你找到了长孙的配偶,请你在今年之内把她娶回,他们就能和谐度日,白头偕老”。
图亲王派人找到一贫如洗的林哈娃家,前去说亲,交换哈达,择吉日,举办了结亲仪式。农历十一月十六日(公历一九四八年一月二日),林哈娃正式嫁到王爷府,图亲王为她取名陶格斯。
也许是佛祖的保佑,奇忠义的婚姻虽然纯属封建包办,婚前连面都没见过,但是在五十多年的人生道路上,俩人历经风雨坎坷,始终相濡以沫,相亲相爱,感情融洽,幸福美满。
老两口四个儿子都是解放以后出生的。奇忠义担任旗、盟领导职务,工作繁忙,妻子生孩子时都未能在身边陪伴。陶格斯无怨无悔,默默地承担了繁重的家务。
“文化大革命”中,奇忠义身陷囹圄,作为“牛鬼蛇神”的家属,陶格斯默默地忍受着巨大的压力,教育、培养孩子,操持家庭,也给奇忠义带来了人生的希望。
老俩口慈祥、和睦,他们的家庭也是一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大儿媳妇是江苏的汉族人,二、三儿媳妇是伊盟的汉族人,四儿媳妇是鄂温克族人。如今,奇忠义和老伴孙儿、孙女绕膝,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美满。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年逾古稀的奇忠义老人,作为草原上的最后一位王爷,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折射着鄂尔多斯高原的沧桑,也留给后人宝贵的启迪。[4]

mkxd95(2014-12-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