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豆酱在洪阳镇,其生产豆酱有150多年的历史,选用黄豆、面粉、食盐为原料,经过发酵、晒制、蒸气杀菌等生产流程制作而成。产品呈金黄色,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还原糖,香甜可口,是调味佳品。今洪阳酱油厂年产豆酱150吨,其中“培峰宝塔牌”豆酱1987年获广东省工业协会、食品协会联合举行的酱料行业产品质量评比优秀奖。产品销往泰国、新加坡等国家及香港特别行政区。
潮汕地区一直很好地传承着中原汉族文化,当然也融合了不少地方特色,拥有不少食品制作技艺,“普宁豆酱”就是其中之一。很早以前,普宁县民各家各户就有自行酿制豆酱的传统,作为做菜调味佳品或作每日三餐杂咸等,尤以洪阳一带生产技艺最好,味道最可口,远近闻名。明代中期,普宁置县。之后,人们便把豆酱加上“普宁”两字,称“普宁豆酱”,慢慢约定俗成。明未清初,繁忙而又复杂的生活转变人们的生活观念,开始出现合制普宁豆酱共享,后来又发展到专门生产普宁豆酱的酱园和销售作坊。据《普宁县志》、《普宁洪阳供销志》记载,清代道光年间,普宁豆酱有了大规模的生产,单从洪阳县城民间就先后建立了几家酱园,民国时已发展到有十多家酱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走上集体化道路,合兴、裕记等十二家商号组成联营社,年产豆酱1100担。
普宁豆酱自古以来就得到广泛应用,无疑为潮菜以至粤菜的形成和兴起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它自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和海内外潮人以及喜欢潮菜的人结下不解之缘。它作为一种文化,我们对其传承、发展和保护有着许多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