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香生平事件

家乡区县: 古蔺县

事件二:忍辱负重诉金殿,明辨是非化干戈

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明王朝派驻贵州的封疆大吏--都指挥使马晔,执大汉族主义偏见,视奢香为"鬼方蛮女",对其摄贵州宣慰使职政绩卓著,忌恨不满;好事贪功,企图以打击彝族各部头领为突破口,一举消灭贵州少数民族地方势力,"代以流官"、"郡县其地",达到邀功朝廷,专横贵州的目的。因水西奢香力量最强,就把矛头对准奢香。为此马晔作了充分的武装准备,等待机会。是时,有人污蔑奢香,马晔即借机将奢香抓到贵阳,用彝族最忌讳的侮辱人格的手段"叱壮士裸香衣而笞其背"。以为如此激怒奢香,扩大事态、就可趁机出兵,大动干戈。奢香无辜受到辱挞,极为忿怒,折断所佩革带。与宣慰同知刘淑贞"走诉京师",朱元璋下定决心召回马晔,定以"开边衅,擅辱命妇"之罪,将其下狱。然后赏赐奢香金银和丝织品等物"遣之归","命所过有司,皆陈兵耀之"。临行,马皇后又在御花园设宴款待奢香,郑重饯别,奢香在同马晔的较量中,"居然巾帼丈夫雄",终于兵不血刃,洗雪挞辱,金殿胜诉,扬眉吐气。她的胜利,客观上起到了反对分裂,消弭战乱,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进步作用。

事件三:凝心聚德开驿道,龙场九驿促交流

奢香夫人剧照奢香回到贵州后,一面宣扬朝廷的威德,使"诸罗大感服",人心安定;一面履行诺言,刊山通道。在洪荒草昧,"羊肠险恶无人通",雪栈云林,"落落千秋无通款"的贵州高原,奢香亲率各部,组织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披荆斩枳剪蒿莱","凿山刊木穿蒙茸",开辟出以偏桥(今施秉县境)为中心的两条驿道:一条向西经水东(今贵阳东北)过乌撒(今威宁)达乌蒙(今云南昭通);一条向北经草塘(今修文洒坪蜈蚣桥)、陆广(今修文六广)、谷里(今黔西谷里)、水西(今黔西城关)、奢香(今大方大渡河桥西北)、阁鸦(今大方响水小阁鸦)、归化(今大方双山归化)、毕节(今毕节二铺)等九驿(龙场驿为首,故称"龙场九驿"),岁贡马匹和廪积。

"鬼国山河改,皇华驿路存";"九驿邮初置,三巴路已通"。奢香主持开辟的驿道,成为纵横贵州以达云南、四川、湖南边境的交通要道,改变了贵州险阻闭塞"夜郎自大"的状况,沟通了边疆与中原内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增进了汉民族与西南各兄弟民族的交流,促进了贵州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龙场九驿"成为奢香为国为民建树煌煌业绩中的一座丰碑。明王朝亦把奢香当作巾帼功臣。明太祖朱元璋曾这样称道:"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

"九驿路开山失险","自是大道通而西南益辟"。从此之后,奢香多次到金陵,通过朝觐、禀呈政务、输赋、进贡地方物产和马匹等活动,使贵州和明王朝中央政权的关系更加密切起来。"每岁贡献不绝。报施之隆亦非他土司所敢望"。通过广泛地接触汉族地区文化。奢香开阔了眼界,深感贵州远在边陲,贫困落后,决心"躬亲倡文明"。奢香摄职期间,多方接识中原内地的才人学士,聘迎汉儒到贵州兴办宣慰司学,传播汉文化;招来能工巧匠,传授先进的耕织技术,开置农田,发展生产;倡导彝汉融和,安居乐业。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奢香将长大成人的独子阿期陇的派到金陵,请入京师太学读书,明太祖朱元璋特下诏"谕国子监官,善为训教,庶不负远人慕学之心"。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阿期陇的学成而归,朱元璋赐予三品朝服并袭衣、金带等,并钦赐姓"安",汉名亦叫安的。同年十月,奢香派遣子媳奢助及把事头目允则陇,带上被朱元璋赐名曰"飞越峰"的水西名马60匹入朝献恩。经过奢香的勤政治理,苦心经营,使莽莽黔山彝岭的水西地区,社会安定,民族和睦相处,经济发展,文明气象日昌。

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年仅35岁的奢香不幸病逝。明太祖朱元璋特派使臣到水西,参加奢香的葬礼,加谥奢香为"大明顺德夫人"。

王程(2014-12-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