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可谓植物中的精灵,它的质地与心思,品茗者懂,种植者更懂。
茶对一块地方的忠诚度,实则是对一方水土生态的天然肯定,只有优美的生态与水土,才能孕育出好茶、泡出清绿透亮苦后回甘香醇鲜爽的茶水。如果说生态文明、美丽中国有一个又一个地方版本,那么,惠州本土茶,可以作为惠州地方版本的主角之一。
宝口,位于惠东东北的山区镇,乌禽嶂下、莲花山脉皱褶间、西枝江源头里,仙人茶、兴家茶和火烧窑茶等山茶在此盛产。这些吸取天地精华的茶叶远近闻名,香飘惠东县内外。
宝口镇联合村南坑村民小组火烧窑茶场,海拔500米以上,一年中200多天云雾缭绕。300年前,蓝氏先祖来到南坑,开始大面积种茶。蓝氏村民所种绿茶深受茶客喜欢,一度销往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上世纪60年代后,火烧窑茶场无人打理,开始丢荒。
近些年,一度荒芜的火烧窑茶场恢复葱绿。原来,2006年蓝氏村民通过借鉴潮州凤凰山茶场经营理念和技术,在此整修了40多亩茶地,并开始引种新的茶叶品种。村民们还注册了绿茶品牌和成立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
今年春季,蓝氏村民垒土,规划新茶园。他们追求纯天然的种植环境,也追求纯天然的肥料——— 从“隔壁”高潭镇运来羊粪,由马帮运送至茶场,成为茶苗的肥料。马帮行走在满眼苍翠的山间小路,铃儿响叮当,时光彷如到回“茶马古道”那个茶叶贸易兴盛的年代。
现在,火烧窑茶场主要种金萱、八仙、蜜兰香、黄金贵、白叶单松、水仙、客家小叶种等品种茶叶,另外还有乌龙、仙人茶。在茶场中,蓝氏村民做如此规划:海拔950米以上,种植云雾茶;海拔800米以上至950米的,种乌龙、水仙、仙人茶、蜜兰香;海拔500米左右,种植八仙、白叶单松、客家小叶种。
火烧窑茶场的山间是梯田,种着稻谷,当地人也因地制宜,将茶场辟为梯田形式,一层又一层的茶田螺旋般往上蔓延,远处是云遮雾绕、海拔950米的双兴嶂,那里种着更为珍贵的野生仙人茶。
这是惠州绝佳的生态献给世人的精灵产物。沏上一壶火烧窑茶,初入口时尚觉苦涩,慢慢的,苦过甘来,见其汤色清澈明亮,闻其香气醇厚悠远,感其滋味醇和生津,顿觉齿颊留香。
一片茶,可以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江湖,可以是一个爱茶人的人生感悟,可以是一个茶商的经营之道,更可以是一个地方自然生态的倒映凝固,因为,唐代陆羽在《茶经》说,“野者上,园者次……”越是“野”,便越原始、越纯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