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官韩广

家乡区县: 山西省永济市

韩广(1564~1644)字象云,明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中进士,历官庶吉士、少詹事,礼部右侍郎等。泰昌元年(1620),任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赞机务。天启元年(1621),加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后加少保武英殿大学士、少博、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因忤魏忠贤去职。崇祯皇帝即位后,又召还朝廷,复任产辅。崇祯三年被罢职还乡。        广自为官后历任朝廷大员,因而晚明时期朝廷内一些大事,广多与闻。   “红丸案”为晚明三大案之一。泰昌元年(1620)光宗继位后染重病,司礼监秉笔兼掌御药房太监文升给光宗服泻药,病益重。鸿胪寺丞李可灼给光宗进红丸药,光宗连服2丸后即死。光宗死后朝野议论纷纷,当时韩广为内阁大臣,便上奏疏给天启皇帝,据实详陈埋药始末。奏疏最后说:“俾议法者勿以小疑成大疑,编纂者勿以信史为谤史。”提防不要因此事而兴大狱。结果崔文升发配南京,李可灼遣???。没有造成大的冤狱。         魏忠贤是天启时的大宦官,权倾朝野。天启四年(1624)杨涟弹劾魏忠贤24大罪状。忠贤恐惧,求授于广,广不予理睬。于是,魏忠贤对他怀恨在心。叶向高罢归后,广为内阁首辅,上事恃正,不党忠贤,更遭到魏忠贤的怨恨。以后魏忠贤驱逐杨涟,左光斗等忠直大臣出朝,并传圣旨责广独霸内阁,其他名臣形同伴食,韩广害怕,便上疏退休。疏中有“左右前后务近端良”,“肃纪纲以肃朝宁”等语。规劝天启帝不要亲近魏忠贤等奸宦。忠贤及其同党对广更加怨恨。广退休3年,忠贤借口他事,诬广贪赃白银二千两,广只得出卖田宅和向亲友借贷,偿还了所谓“赃银”,以至无处栖身而居于先人墓地。崇祯即位后,复召广为首辅,广与李标、钱龙锡主治魏党,列名262人,罪分为等,名曰“钦定逆案”,布告全国,分别予以处置。      万历四十六年(1618),熊庭弼任辽东经略使,当时后金(清)崛起于东北。他到任后招集流亡,整肃军令,训练部队,加强防务,后金不敢进攻。魏忠贤专权时熊被冤杀,传首各边镇,不许庭弼家属收葬尸体。崇祯即位后,庭弼的儿子给皇帝上书,请归葬其父子。广即向崇祯帝说明熊庭弼实由魏忠贤冤杀,并株连其妻和儿女,乃是一件极大冤案。经广剖白后,崇祯帝才允许庭弼的儿子收葬父尸。         袁崇焕是崇祯时抵抗后金(清)的名将,督师蓟辽,后金多次入侵,均被崇焕挫退。崇祯二年(1629),后金军绕道古北口入长城,进围北京。崇祯帝中后金的反间计,以为崇焕与后金有密约,乃杀崇焕。因韩广是崇焕中进士是的座师,因而亦被罢职还乡,十七年殁于家,终年80岁。

王薇(2014-12-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