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格尔地方戏曲
演出现场
二人台是河套地区的民间戏曲,俗称“打玩意儿”。清光绪年间,在蒙汉民歌和“丝弦坐腔”基础上,吸收山西河曲一带传来的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清末明初,在土默川一带出现了二人台职业小班。起初,二人台角色只有一丑一旦,以“摸帽戏”的形式分饰多种角色,后来进一步发展成扮演固定人物的民间小戏。
二人台伴奏乐器有笛子、杨琴、四胡、“四块瓦”等;服装、化妆仿效晋剧;道具有扇子、手绢、霸王鞭等。二人台传统剧目以《走西口》、《打金钱》、《五哥放羊》、《珍珠倒卷帘》等影响较大。其中有些戏如什可拉奔花、《海莲花》等采用蒙汉两种语言演唱。
东路二人台
东路二人台
东路二人台。民间小戏。旧称二人台,因与西部地区的二人台在源流沿革、唱腔音乐、剧目、表演诸方面有显著不同,五十年代末改称东路二人台。建国前,东路二人台濒于灭绝。建国后,东路二人台得以复生。自治区文化局和乌兰察布盟文化局于1961年和1979年两次召集老艺人,通过录音、录相挖掘东路二人台遗产,编印了《东路二人台音乐》和《东路二人台传统剧目选》。1978年乌兰察布盟文化局提出“抓创作、抓小戏、抓演出”的方针。《分粮》、《嫁娶新风》、《光棍娶妻》、《媳妇登门》、《如此儿媳》等现代戏和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秀姑劝夫》等,久演不衰,获得全区会演的奖励。1980年内蒙古艺术学校乌兰察布盟分校设立东路二人台专业班,学制四年,培养具有中专水平的演员。1982年乌兰察布盟东路二人台剧团成立,并开始进行剧种改革工作。
八角鼓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