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社会,蒙古族在迎送、馈赠、敬佛、集会等重要场合,须敬献哈达,表示敬祝。哈达为一绸带,长约1米多,两端带穗,天蓝色。敬献时,双手捧送捧接。
亲朋来访,互致问候、相互递送鼻烟壶,品闻香味,表示信赖与亲近。鼻烟壶是径为4厘米左右的扁圆物,带嘴,质地为玛瑙、翡翠、琥珀等,玲珑剔透,表有花纹图饰,内装香馨之烟。
客人归座后,主客都拿出烟袋,互相为对方装烟,双手谦送对方,表示尊重。
在年节或遇长者身体不适时,小辈要前去请安。男子跪右足,女子双膝下跪,问候长者。
建国后,蒙汉族通行握手礼,装烟与递鼻烟壶礼已废。亲朋相见,问以××来了!如舅到,则问舅舅来了!对非亲尊者,称叔叔、大爷。同志间,直呼其名,亲热握手,或者反骂几句,表示亲热。
客至,让坐,递香烟,倒茶。蒙古族更是一年四季备有炒米或糕圐圙,泡红茶或奶茶,欢待客人。客走,送出户外,叮嘱常来。
年节时,晚辈给长者携烟酒拜年。亲朋互拜。家长和长者给小孩压岁钱。正月里,新婚夫妇携礼物走亲家,以示拜望。亲朋则赏喜钱。
馈赠礼物,蒙古族除九之外,不以单数。汉族不用四、六之数,有人三、鬼四、神五之说和四、六不成财的民谚相戒。
灶内不燃葱皮,开门倒水避人。蒙古族崇尚火神,灶台不许蹲坐脚踩。
妇在夫家,父兄与弟媳间不苟言笑,忌讳互耍笑逗。
子女不呼父母、长者之名。起名字,避父母。祖宗之讳。
探望病人,上午前往。访亲拜友,每月农历十三不出门。
妇女生孩子,称“坐月子”。十二天时,亲朋好友及邻里赠送面、糖、蛋等食品,表示关心慰问。小儿满月,备酒肴菜食宴客。客以布匹、衣物赠小儿。
婴儿百日、一周岁,循例庆贺。少年十二岁生日,俗称"开锁",酒饭享客。
寿大长者,年年生日祝贺。亲朋相聚,设宴庆寿。
买房置地,备酒席庆祝。盖房,有"上梁馍馍""压栈糕"的贺喜形式。杀猪,邻里亲朋聚会赴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