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陕北名食羊杂碎是由羊的血、心、肝、肺、肠、肚等混合烩制而成,故得此名。
羊杂碎的来历:其实早先榆林人并不吃羊杂碎,人们杀了羊后,羊肉留下,肠肠肚肚、头蹄杂碎都喂了狗。有一回,一家财主杀羊待客,羊杂碎太多,狗吃不完,便让长工扔掉。长工觉得扔掉太可惜,便将其送给了一户穷人家。穷人经过加工,烩制的羊杂碎香飘十里。从此,羊杂碎这道菜在榆林出现了。
榆林自古以来以农牧业为主,牛羊成群,烩制之前,先将各部分内脏反复清洗,一副肠肚往往要洗上10多遍,然后在清水中浸泡一夜。下锅后放人各味调料分别煮熟。出锅后,用刀切成式样不同的小片、块、丝、条,再配些细粉条,杂拌人锅,温火熬烩。食用时,心肝血肺搭配均匀,配上羊脑子,添些鲜辣椒、鲜香菜、葱丝、姜粉、蒜瓣,五味俱全,香味扑鼻。
欢迎大家来品尝榆林杂碎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