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宝座共有七层,高 7. 82 米。每层都挑出窄檐,装以绿色琉璃的瓦 当和滴水。第一层上用蒙文、藏文和梵文三种文字刻写佛教经典《金刚般若 波罗蜜多经》(简称《金刚经》),笔锋圆润,技法娴熟。从第二层到第七 层,均塑鎏金佛像共 1119 龛。每龛一佛,坐于束腰莲座上,两旁雕有宝瓶柱。 柱的两侧上角和佛像上边,以梵文刻“南无阿弥陀佛”六字。这些佛像同中 有异,神态怡然。金刚座顶四周,竖以碑尖状汉白玉石栏额,上面以梵文刻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和其它咒语。 缘门而入,东侧小室有石阶可至金刚座顶。上有一座四角方形小亭,亭 北有五座方形舍利宝塔。中央一塔最高,下有以仰、覆莲瓣装饰的束腰须弥 座,上有七层塔身和黄琉璃顶,通高 6. 62 米。四隅之塔略低,塔身五层。 金刚座舍利宝塔的北边有一砖砌照壁。照壁上嵌有三幅线雕刻石。中央 一幅是“须弥山分布图”,西面一幅是“六道轮回图”。特别值得提出的是 东面的一幅“天文图”。该图直径 1.5 米,图上以蒙文标明十二宫天干、二 十四节气、三百六十度方位和二十八宿名称。蒙文题铭上记述,这幅图是雍 正三年(公元 1725 年)根据钦天监制定的天文图刻成的。这是迄今为止我国 发现的仅有的一幅以少数民族文字标注的天文图刻石,是一件珍贵的历史文 物。 目前,五塔已重加整修,正以崭新的姿态吸引着中外游客。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