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亲戏耍风俗

家乡区县: 内蒙古准格尔旗

新郎家的人估计喜车快到村口时,派一骑术高明者,带着上贴“喜”字 的羊头一个、酒一壶迎接。待喜车到时,把酒洒到喜车的马头、马背上,把 羊头扔到车下,然后向送亲的人一一问候,然后引导喜车继续前进。迎亲的 人一上马,送亲的人就来抢帽子(不上马不能抢),叫做“叼帽子”。如帽 子被抢走,迎亲的人就得在婚礼筵席上给送亲的人敬酒、唱歌,不然帽子拿 不回来。抢帽子的过程就是一种马术表演,表现了蒙古族的强悍精神,极为 有趣。 喜车将进院时,新郎家大门前横置一椽,两端束有哈达。门外有四至六 人相迎,叫做“接媳妇”,其中二至四人是青年妇女,她们头戴钿子,身穿 大褂,举手致意。另外,还有中年男女各一人,专门招待新娘家送亲的人。 所有的人都要经过横在门前系哈达的椽子才能到达招待的地方。喜车一到, 新郎家院内鞭炮齐鸣,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娶亲的陪伴送亲的用过茶点之 后再上喜面,略休息后就入席了。 新娘下喜车后,头上有筒帽(或绸绢)罩着,不露面。新郎和新娘跪在 神位前行礼。神位前有两个带柄的银杯,柄上用红绸互系着,内盛牛奶。一 位年长者手持两银杯,递到新郎和新娘面前给新人喝。接着由新郎家的近亲、 属相相同的人抱新娘入喜房。新娘坐在选定的地方,新郎用箭挑开新娘头上 的筒帽(或绸绢)。稍事休息,新人便开始拜灶。 拜灶时,新郎和新娘在炉灶口并排跪在一张羊皮上,给灶神敬香行礼, 然后由“梳头妈”(新郎家邀请的专给新娘分发梳头的长辈妇女)给新娘把 头发分开,梳成“媳妇头”,拜灶需先用白布做好一个能伸进两手的口袋, 上贴着红布剪的日形、月形图案各一。日形图案贴左方,月形图案贴右方(意 为阴阳和气袋)。再备一盘肉块、糖枣、奶酪、奶油、点心、羊骨等。灶里 生火,男右手插入袋的日形图案处,女左手插入袋的月形图案处。两人合捧 盘,把各种食物少许放入灶里。一老妇人在旁,口中不住声地用蒙语念着吉 语:“贷来——贷来,疆施门更益来——益来??宝音克实益来——益 来??”另一旁的喇嘛也在不住声地念经。最后,两人把盘子供在灶前,并 合饮一杯喜酒,相对施一礼,新郎引导新娘入喜房。新娘重新梳头打扮后更 换新衣。

LJ1123(2014-12-1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