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想很多人一定听过这句千古名联吧,更有不少人知道这名联出自顾宪成之口,几天我就来和大家说说东林书院,以为之前上的高中——无锡第一女子中学的后门就正对着东林书院的大门,因此我高中这三年也算是笼罩在东林书院的书香之中吧!
和大家介绍东林书院之前,让我们先来说说顾宪成吧。顾宪成(1550-1612),明代名士,无锡(属今江苏)人,字叔时,号泾阳,世称“东林先生”。万历进士,官至吏部文选司郎中。万历二十二年(1594)革职还乡,与弟允成和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往往讽议朝政,朝野应合,东林之名由是大著。和赵南星、邹元标号为三君,有《顾端文遗书》等。
接下来让咱们言归正传,说说东林书院。传闻当年被罢黜里居的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先后主盟东林书院,聚众讲学。东林书院会约仪式:每年一大会,或春或秋,临期酌定。先半月遣帖启知。每月一小会,除正月、六月、七月、十二月祁寒盛暑不举外,二月、八月,以仲丁之日为始,会各三日。愿赴者至,不必遍启。每会推一人为主,说“四书”一章。此外,有问则问,有商量则商量。凡在会中,各虚怀以听。在讲习之余,他们还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指陈时弊,锐意图新;主张志在世道,躬行实践,反对空发议论,脱离实际。因此倾动朝野,海内一些抱道忤时的士大夫等都仰慕应和,闻风响附,皆以东林为归,学舍至不能容,一时盛况空前,成为江南人文荟萃的一大区会,又是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如今,这里不仅已成为历史的见证,而且还是当地文史馆成员的学术交流之地。
抗日战争胜利后,无锡著名人士因东林书院岁入失修 ,集议恢复旧观,发起重修。唐文治撰写了碑文,“发明性理之根源”,并略述书院建置始末,“惟愿我乡邦人士,景仰前徽,保气节于将坠。”碑后列有发起人姓名。唐文治,祖籍太仓,国学大师,长期在锡地办学,声名卓著。碑今存无锡东林书院。
如今东林书院全面对外开放,门票也不贵,如果你是学生还可以免费进入参观,感受一下东林党那时的意气风发,用心感受“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两联的内涵!
想了解更多关于无锡的美食、美景、人文历史等请点击:http://www.wutongzi.com/kan/jiangsu/nanchang.html
请关注我的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abc.wm23.com/Corbeau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