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召开的以“应对危机、统筹城乡、创新发展”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高峰论坛上,前郭县一举荣获“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中国最具投资力中小城市百强”、“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三项称号。这是前郭县继2008年荣获“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中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中国生态旅游百强”后的又一重大收获。
近两年来,前郭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坚持强基固本、主攻结构升级、营造和谐社会、冲刺全国百强”的发展思路,努力克服原油价格下滑、油田限产、增值税转型等储多不利因素的影响,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加快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2008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41亿元,净增71亿元;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5亿元,净增4.2亿元;本级财政收入实现8.1亿元,净增2.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亿元,净增4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811元和5305元。地区生产总值、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项经济指标列全省第一位。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国120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中均列首位。
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战应对金融危机。前郭县大力倡导“五加二、白加黑、一线工作法”,县级领导带头做到“干部工作在一线、政策落实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创新体现在一线、绩效检验在一线”。继续推行县级领导包保制度,坚持“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帮助企业化解难题,确保大项目引得进、建得好、投产早、达效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项目承载能力。创新招商引资方法,积极拓展沿海地区招商渠道,在成功引进浙江工业园项目后,大力推进闽台工业园建设。前三季度,全县引入域外资金项目175项,到位资金55.3亿元,同比增长25%。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24项,其中,新建项目14项。通过扶持大企业、培育中小企业,及时调度分析运行情况、积极破除融资瓶颈等措施,使工业经济切实成为全县“保增长”的重要力量,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达128户。
以培育经济建设新增点积蓄发展潜力。为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前郭县一方面加大项目研发储备力度,即围绕本地资源优势,研发一批配套加工项目,依托区位和产业优势,研发一批园区承接项目,借助推进大专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契机,研发一批乳制品加工、风能电场、稻壳发电等高科技项目。通过这一举措,浙江工业园项目、吉林新源牧业高品质乳品加工项目、吉林九环石油钻采设备加工项目等一批优质项目落户前郭,今年可储备亿元以上项目30多个。另一方面,树立加快发展、全面振兴的责任意识,创新发展集旅游、歌舞演艺、动漫等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努力打造县域经济的新增点,2008年,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24.4亿元,占全县GDP的10.1%。今年,随着“查干湖冬捕”成功入选吉林八景,前郭县“建国六十周年——中国最佳民族风情旅游名县”等多项荣誉的取得,以及“查干湖仙子”动漫片的启动,都将为前郭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
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统筹城乡发展。前郭县以被列入全省新农村建设整体推进县、、王府站镇被列为“全省百镇建设工程”先行启动镇为契机,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对接资金项目,县委、县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全面推进村规划编制、道路建设、牧业小区建设等工作,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吸纳民营资本参与新农村项目建设,有效拉动全县小城镇建设步伐。建设各类项目151项,完成投资8.4亿元。通过广泛深入推广农业实用新技术、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劳务输出“双万”工程等举措,多层面、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9户,专业协会、合作社发展到391个,对外输出和转移劳务人员11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3.5亿元,粮食产量预计可实现195万吨,大旱之年继续保持历史最高水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