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日报》第一版于9月29日刊发了记者林宏报道的“《洪皓》成功问鼎‘五个一工程 ’奖”的消息,为正处于热盼国庆大典状态的松原各族人民,送来了锦上添花的惊喜。这是继我市满族新城戏《铁血女真》1993年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之后,又一次获得此项巅峰式的殊荣。其意义和影响深远久长,留下的启示尤显得弥足珍贵。
留下了“独树一帜,别具匠心”的启示。运用什么形式和内容冲刺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市委宣传部带着这样的问题,深入基层作了调研,以精心打造满蒙特色文化“品牌”为主旨,确定了以全国唯一的满族新城戏戏种为形式,以全国历史上唯一的南宋使臣洪皓被困冷山15年,矢志不渝,潜心传播中原文化,促进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故事为内容,创作一部大型历史戏剧。而两个“唯一”的得天独厚优势,既“独树”了“一帜”,又“别具”了“匠心”,也就为向“五个一工程”奖冲刺展示了亮点和特色。
留下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启示。冲刺能不能获得圆满成功?确定形式、内容和排练伊始,相关部门就心照不宣,意识到这次冲刺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处在重要意义第一位置的就是向共和国诞辰六十周年献上一份厚重之礼,以表达松原各族人民的心愿。思想统一,结论明确,就是务必还要在“一”上彰显气势,坚定树立起“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意识,此举“不鸣则已”,“一鸣”就要“惊人”。由于树立了这种“志在必得”和“非我莫属”的意识,也就为向“五个一工程”奖冲刺,坚定了必胜的信心和气势。
留下了“千锤百炼,出神入化”的启示。由谁来承担冲刺的重任?市委宣传部与市文化局将冲刺的重任交给了被誉为“天下第一团”的市满族新城戏剧院。无愧是“第一团”,历经一年多的千锤百炼,用“不达惊人死不休”的心血和汗水,渗透到每一句唱腔,每一句戏词,每一个手势,每一个眼神之中。通过排演如此之大、如此之高、如此之美的戏剧,一批演员获得“冶炼”,令人欣赏的艺术形象和精神风貌脱颖而现,也就为向“五个一工程”奖冲刺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留下了“上下联袂,好戏同圆”的启示。荣获任何一项殊荣,都离不开领导和专家的关注和支持,像《洪皓 》荣获国家级这样最高奖的民族大戏,更是如此。从我市这次排演的《洪皓 》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领导,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等相关部门领导和国家、省、市专家参加把关定向、研讨评议等就达十数次;四县一区、中省直企业群众观看就达数十场。两个层次的参与,均属前所未有,形成了“上下联袂,好戏同圆”的生动局面,也就为向“五个一工程”奖冲刺提供了保证和力量。
重新放眼凌云处,依旧高峰“五个一”。荣获“五个一工程”奖,为我市赢得了光荣和自豪,也为宣传、文化界又树立了一座里程碑,很值得景仰。放眼未来,一座新的里程碑又等待着去树立。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市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新的里程碑一定会更多地树立起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