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而名闻天下,先后诞生出一大批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先贤俊杰,其中最为突出的有欧阳修、杨万里、文天祥、解缙。
欧阳修 是北宋伟大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古时吉水沙溪人(古时沙溪属古水,后划归永丰管辖)。他坚决地站在范仲淹一边,支持社会改革,主张轻赋税,除积弊,实行“宽简”的政治主张,是北宋中叶重要的政治人物。但欧阳修一生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才能的作家,写过大量的诗词文章,被称为一代文豪。
欧阳修的文章,无论是议论或叙事,都能写得明畅简洁而又丰满生动。他的政论文,或劝皇帝进贤退恶,或申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均写得条理分明,以理服人。他的散文无论状物写景,叙事怀人,都显得摇曳多姿,具有较强的感人力量。他的诗风和文风一致,也擅长填词,且数量颇多,写得清丽明媚,语近情深,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他的《六一词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为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简便灵活的形式。最为著名的是他领导了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使他成为北宋中叶的文坛领袖。
唐末宋初,文风浮艳,不少知识分子崇尚内容空洞、词藻华丽、文字艰涩的文章。欧阳修入仕后便与尹沫等人一反当时的风尚,写作平实朴素的文章,强调内容重于形式,要联系实际,否则便写不出有益的作品。并补缀校定韩愈的文章以作标榜,诗文革新运动便渐次展开。
公元1057年,欧阳修受命主持科举考试,便利用科举取仕的机会,严惩文场歪风邪气,培育平易自然的文风。他以文风平淡朴实作为取仕的标准,凡内容空洞华而不实,或者故意卖弄文字技巧的一律不予录取。他对于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等人的诗文都予以看重,并大力赞扬,使他们脱颖而出,在文坛名重一时。欧阳修领导的诗文革新运动使一代平易文风逐渐形成,给后世留下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如果说欧阳修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了吉水文学的第一座丰碑,那么仅距欧阳修一百多年诞生的著名诗人杨万里,则是吉水文学史的第二块丰碑。
杨万里 黄桥溯并塘村人。他曾因屡次上疏指谪朝政,而得罪权贵,罢官家居十五年,后忧愤而死。杨万里一生写诗二万多首,是我国历代多产诗人之一。杨万里的诗灵秀剔透、素朴雅趣、清丽婉约,自成一体,人们称为“诚斋体”。
杨万里和江西诗派的主要不同是直接从自然景物吸收题材,而不是从书本上翻新出奇。他对于自然有着特别浓厚兴趣,自然界的一切,高山流水,游蜂戏蝶,无不收拾为诗。他认为“山中物物是诗题”。对于自然,他观察得细致,领会得深刻,描写得生动逼真,以至姜夔有“处处山川怕见君”的戏言。在题材上,他的诗以描写自然景物为最多,也最能体现他的诗歌的艺术特点。杨万里的诗尽管大部分写山描水,但他是个关心国家和人民疾苦的爱国诗人。面对南宋山河破碎,他写出了“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的诗句,流露了他的爱国情怀。
杨万里一生广学博取,面向现实,师法自然,敢于冲破前人束缚,创立了活泼自然的“诚斋体”,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
与两位前辈相比,南宋末年出生的文天祥却是以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双重身份被后人所称赞。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