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全市40万户次农民参加种养殖保险
12月4日,四甲镇养殖户殷某指着羊舍里一头头山羊说:“今年投保了500头山羊,因疫病死了82头,幸好投了山羊险,得到赔偿1.6万,挽回了不少损失。农业保险就是好。”尝到农业保险带来甜头的海门农民,今年更加踊跃参保农业保险,全年参保多达40多万户次。政策性农业保险积极发挥作用,为农民丰产丰收撑起一张巨大的“保护伞”。
“多年致富,一灾返贫”是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而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有效为“三农”工作保驾护航。今年以来,海门按照政府主导、财政扶持、市场运作、自愿参保的原则,进一步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面、保障程度和财政保费补贴标准。除玉米、棉花、水稻、能繁母猪、山羊、露地西(甜)瓜等险种外,新增了露地蔬菜保险和苗鸡价格指数保险,农业保险的品种从去年的13个增加到15个。在保额方面,棉花、水稻等5大主要农作物保险的保额从去年的500元/亩提升到550元/亩。补贴标准有所提高,农户所需缴纳的5大农作物保险的保费从去年的4.5元/亩降至4.4元/亩,可以花更少的钱享受到更充分的保障。
海门始终把强化农业保险宣传放在突出位置,采取多种形式,将农业保险的险种、投保方法、如何索赔等内容宣传到千家万户。由于宣传广泛、发动深入,海门农业保险发展速度很快,今年,全市共完成签单保费4300万元,比上年增长14%,其中高效设施农业保费2650万元,占比63%,远远高于省规定指标。综合赔付率达到了45%左右,农户参保40多万户次,均位居南通市前茅。
确保工作的合法合规,是今年海门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点。在承保理赔过程中,坚决做到承保公示、理赔定损公示、理赔结果公示“三公示”。海门还创新农业保险理赔办法,采用联办共保模式,最大程度地保证投保农户的利益。今年,海门充实了村农险协保员队伍,现场勘损的速度从原来的24小时缩短到8小时,理赔周转时间也大大缩短,参保农民对理赔结果和效率认可度很高。(来源海门日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