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云冈石窟窟顶北魏辽金寺院遗址入列“2011十大考古新发现”,不久前云冈石窟窟顶“北魏寺庙遗址"获2010年度“田野考古奖”三等奖。一年一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我国最权威、影响最为深远的考古评选活动,而两年评选一次的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为中国考古界的最高奖,云冈石窟窟顶考古一下子囊括了考古界2项大奖,成为闪耀全国的一颗明珠,备受公众的关注。考古发掘出的云冈石窟窟顶2处寺院遗址一处印证了 “山堂水殿,烟寺相望”的雄浑气象。另一处对研究《天工开物》和冶金铸造史以及宋辽金“失蜡法”都有重要价值。15日,记者采访了云冈石窟窟顶考古项目的领队、省考古研究所党委书记张庆捷。
据张庆捷介绍,2010年发现的寺院遗址是在云冈石窟山顶试验区(一区)南部(33窟以西)发现的,遗迹是一组以塔为中心的塔院式寺庙建筑群,根据形制推断,可能是云冈译经场所或高级僧侣的生活区,是北魏时期云冈寺庙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我国中原地区最早的寺院遗址之一。它的发现有助于了解北魏云冈寺庙的结构,布局以及范围,而且重新引起人们对石窟山顶寺庙遗址的重视。
2011年4月开始发掘位于云冈石窟5窟和6窟顶部东部寺院遗址,出土了包含塔基、石柱础、铸造井台、熔铁炉、水井遗迹等。塔基中部的方形夯土塔心是北魏遗迹,外围八角形边框当为辽金扩充补建。铸造工场遗迹现存地穴式铸造井台和30座熔铁炉遗迹。是我国最早的地穴式铸造井台,也是国内首个发现用煤来冶铸的实例,它的发现,对研究《天工开物》和冶金铸造史以及宋辽金“失蜡法”都有重要价值。
云冈石窟窟顶考古项目,首次发掘从2010年4月开始到当年年底结束,一区北魏寺庙遗址挖掘面积达3600平方米,2011年4月发掘的二区,是一处北魏辽金佛教寺院遗址,发掘面积5000多平方米,是一次历时较长发掘面积较大的考古发掘。张庆捷告诉记者,在他的考古生涯中,曾主持和参加了“黄河古代漕运遗址研究”“太原隋代虞弘墓发掘”“大同云冈石窟窟顶北魏辽金佛教寺院遗址发掘”,分别被评为1998年、1999年和2011年“中国十大重要考古新发现”。相较其他,2项,云冈石窟窟顶寺庙遗址是挖掘时间最长,发掘面积最大的一个考古项目,该项目在角逐“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竞争特别激烈。窟顶北魏寺庙遗址入围2010年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但没跻身“十大”,云冈石窟窟顶北魏辽金寺院遗址入列2011年“十大”,成了颇具影响力的一个考古项目。目前挖掘已接近尾声,挖掘之后的遗产维护及窟顶防渗水工程方案做都将是以后面对的重点问题。
对于人们关注的已经发掘出的2处遗址如何对外展示、让大众开眼?张庆捷认为,虽然目前遗址的挖掘已近尾声,北魏辽金寺院遗址初步制定的方案是保护性回填,避免遗迹受到风吹日晒和冬寒侵袭。下一步的工作如何做,是否继续发掘必须听上级相关部门的意见。目前可以肯定的是,云冈石窟顶部有多处寺庙遗址,云冈石窟窟顶考古仅仅做了部分工作。考古项目将来如果开发展示、为旅游服务,回填的遗迹还可以再次出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