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种晚收 禅庵寺

家乡区县: 山西省浑源县

禅庵寺位于灵丘县下关乡女儿沟村东北的山间洼地里,距县城57公里,距女儿沟村2公里,背倚连绵起伏的苦安梁北洞山,面临一座小孤山。建寺年代不详。明代正德十年(1515)重修,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1913年(民国2年)曾先后修葺。寺院高墙环绕,东西宽25米,南北长50米。坐北朝南,有山门、正殿、配殿、钟鼓楼,呈四合院式,建筑基本完好。四周群山环抱,溪水潺潺,松柏参天,景色宜人。相传,很久很久以前,禅庵寺由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经管着。后来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个相貌丑恶、衣衫褛褴的人,硬要老和尚为他剃度。本来,按佛门规矩是不准收这号不三不四之人的。可老和尚慈善心重,又看他一副可怜相,就收留了他,起法号光慧,与小和尚光聪师兄相称。

按理说,光慧进寺后,应该感恩戴德,潜心佛门,可这家伙原是个偷鸡摸狗、好吃懒做之辈,他哪里能耐得住寺院里的寂寞!于是,不几日,便凶相毕露,横行霸道,概不遵守佛门戒律。对老和尚是出言不逊,百般顶撞;对小和尚更是残忍,稍不顺意,便破口大骂,拳打脚踢。不仅如此,这家伙还常常纠集一伙赖皮在寺内喝酒作乐,行凶闹事,弄得整个寺院乌烟瘴气,不成体统,善男信女们也不敢到寺里拜佛敬香了。

一日上午,光慧又要同几个赖皮喝酒,可是没有好菜。有个家伙提议道:“驴肉就酒最好。”光慧就手执牛耳尖刀,要杀寺里的黑驴驹。黑驴驹被他追得满院奔跑,眼看要遭毒手,小和尚光聪急忙上前拉住光慧,苦苦央求道:“师兄,杀了黑驴拿什么驮东西?你就饶了它吧!”光慧把眼一瞪,一个耳光把小和尚打倒在地。就在这当儿,黑驴驹冲出包围,箭一般地向大门外跑了。到嘴的肉没吃上,光慧气得要命,一顿拳打脚踢,光聪被打得遍体鳞伤。之后,光慧硬逼着光聪去找驴,扬言若找不回来,就用他的“心肝”下酒。光聪只好忍着伤痛去找黑驴驹。

老和尚早已被气病在床上,此刻,听到院里闹得很凶,再也躺不住了。他拄着拐杖出了门,指着光慧气愤地说:“罪过呀,罪过。自从你来后,这寺院一天也没安宁过!”说着便一头朝光慧撞去。光慧没吃到驴肉,正在气头上,一看老和尚撞来,便往旁边一闪,可怜老和尚重重扑倒在地上。光慧冷笑了两声,恶狠狠地说:“看来这老家伙是想跟我要棺材。弟兄们,快给我把他拉出去。”几个赖皮早已等待得不耐烦,光慧话音一落,便赶紧冲上去把老和尚拖到大门外,回手又把大门一关。这下老和尚和小和尚全被赶出来了。

再说小和尚光聪忍着伤痛,找了半天也未找见黑驴驹。他本想一走了事,可师傅还在病床上,他能扔下师傅不管吗?于是,只好豁着命返回来。将到寺旁,忽然看见师傅躺在台阶下,便紧走几步,上前扶住师傅,急切地呼喊:“师傅,师傅,您醒醒,您醒醒。”老和尚昏迷多时,此刻,他慢慢地睁开朦胧的双眼,痛心地说:“寺院……被他们……抢占了!”光聪哽咽地说:“师傅,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咱们快离开这里吧,要不性命难保了。”于是,光聪打起精神,背起师傅,沿着山间小道吃力地走去……

光聪才十几岁,毕竟力气有限,身上的伤痕疼痛难忍,两条腿也象灌了铅,所以每走一步都很困难。原想把师傅背到有人烟的地方,谁知慌不择路,走了半天,也不见村庄。当走到一个山脚下,光聪再也支持不住了,身子一软倒在地上,师傅也从背上摔了下来。师徒俩都昏了过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小和尚光聪才从昏迷中醒来。他睁开眼一看,师傅还在昏睡着。四周碧草青青,晚霞映照,一派黄昏美景。突然,光聪眼睛一亮——不远处,黑驴驹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草。看到黑驴驹,光聪顿感心清气爽,身上的伤痛也减轻了许多。他顾不上喊醒师傅,赶紧爬起来向黑驴驹跑去,跑到跟前,一把握住缰绳。黑驴驹也抬起头来,钟情地望着主人,好象知晓人意似的。此时,光聪才看清面前有一小片黄澄澄的小麦,那麦穗长得十分肥大,颗粒也很饱满,原来,刚才黑驴驹吃的是麦子而不是草。看到麦子,光聪才想起一天没吃东西了。饥饿驱使他一把揪下几个麦穗,用手揉了些麦粒,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连吃了几把麦粒,忽然想起师傅来,于是,光聪赶紧牵着黑驴驹走到师傅身旁。此刻,老和尚也从昏睡中醒了过来。他一看光聪找到了黑驴驹,又听说前面有一片小麦,真是又惊又喜,身上也有了些精神,接着,光聪搀扶着师傅来到那片麦地前,给师傅揉搓了一些麦粒吃。师徒俩吃饱了肚子,本想继续上路,但夜色降临,伤痛发作,也只好就地休息了。于是,光聪和师傅靠着卧在地上的黑驴驹睡着了。

第二天阳光普照的时候,师徒俩从昏睡中醒来。醒来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面前那一小片麦地竟又长出了绿油油的麦苗,细看那麦苗正蠕蠕地生长呢!看到这个奇迹,小和尚光聪高兴得手舞足蹈,老和尚也感到奇怪。“这是怎么回事呢?”老和尚自言自语道:“昨晚刚收了成熟的麦子,今早又长出了嫩绿的麦苗。”“师傅,那我们就住在这里吧。”老和尚想了想说:“说的也是。看来这是块风水宝地,我们就暂且住在这儿吧。”停了停,老和尚又说:“今儿个我去化缘,你留在这儿搭个窝棚吧,也好有个安身之处。这儿离禅庵寺不远,光慧也蹦哒不了几日,我们总要回去的。”于是,师傅去化缘,徒弟搭窝棚,不觉一日就过去了。傍晚时分,老和尚化缘回来了,光聪的窝棚也搭好了,那片麦子也黄澄澄的成熟了。此刻,师徒俩那高兴劲就甭提了。从此,师徒俩起早贪黑,早种晚收,倒也生活得自在。霸占了禅庵寺的光慧知道后,决定亲自去看个究竟。一日,风和日丽,白云悠悠,老和尚去化缘,光聪去砍柴。谁知,光慧真的带了几个打手来了。这帮家伙手执棍棒铁锨,凶神一般,看见他们的窝棚立即砸了个粉碎,看见那片麦苗连根挖了三尺,谁想最后挖出一个不太大的盆子来。这盆子看去很粗糙,石不石瓦不瓦的。光慧举起棍棒连砸了三下,没有砸碎。他正要继续砸,有个家伙说:“别砸了,拿回去正好做尿盆。”光慧这才作了罢,带着几个赖皮垂头丧气地走了。

老和尚化缘回来,看到那片早种晚收的麦地被掘成深坑,气得浑身发抖;小和尚光聪砍柴归来,看到辛辛苦苦盖起的窝棚被砸得稀烂,伤心得哭了起来。山坡上牧羊的老汉告诉了他们事情的经过,光聪听后气得咬牙切齿,决心要跟光慧拼一死命。正当师徒俩面对惨状愤愤不平时,突然,从南边天上飘来一团乌云,电闪雷鸣,下起大雨来。说也奇怪,这么急的雨,师徒俩一点也没有淋着。老和尚好生纳闷,望着远方出神说:“这是天意啊!说不定那几个家伙被雷劈了。”机灵的光聪一听,赶紧说:“师傅我去看看。”说完,便朝寺院方向跑去。过了一会儿,光聪抱着一个盆子,高兴地说:“师傅,他们真死啦。”老和尚长长出了一口气说:“阿弥陀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也是他们的造化啊。”

光慧死了,他们俩也去掉了心患,于是,又高高兴兴地回到了禅庵寺。寺院被折腾得全不像个样子,连香炉也找不到了,师徒俩只好用带回的盆子点了几炷香。谁知到了第二天早上,竟变成满满一盆香。看到这个情景,师徒俩觉得十分奇怪。老和尚说道:“兴许这是个聚宝盆呢。”光聪听后,又找了一个铜钱放到盆里做试验。结果过了一夜,又变成满满一盆铜钱。这下师徒俩可高兴了。从此,寺院平安无事,香火旺盛,师徒俩亦潜心佛门。

后来,禅庵寺有聚宝盆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县太爷那里。贪心的县太爷为了占为己有,传令上交归公。老和尚连夜带着聚宝盆跑出。跑到邓峰寺,怕别人看见,便悄悄埋在寺外的两棵松柏之间,又在松柏树上各拴了根红头绳,作为记号。第二天满山遍野都成了拴着红头绳的松柏树,聚宝盆怎么也找不见了。

还有一种传说是,在下关乡宽草萍村的一道沟内,有一座古寺。在很久以前,寺里住着一个叫禅庵的老道。据说,此老道是天神派往人间为凡人造福的。当时天下正是饥荒的年代,为了解救百姓,这禅庵老道就在寺南面仅仅一分大的一块地里撒种麦子,每天是早种晚收,这样日复一日就收下很多麦子,分给附近的广大百姓,解救了穷人的饥荒。后来为了纪念他,就将这座古寺叫成“早种晚收禅庵寺”。

如今,禅庵寺虽残破不全,建寺年代无从稽考,但有关禅庵寺早种晚收的动人传说,却依然在民间流传着。

左昊宇(2014-12-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