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板鸭

家乡区县: 安徽省无为县

艺特色无为板鸭据说又叫做熏鸭,想是讹传,地道的无为人从不这么叫。即便在外地,也都叫无为板鸭。这名字早已深入人心,很难改变了。不过无为板鸭的做法确实与熏有关,先宰杀拔毛,不开膛破肚,直接用铁钩从肛门处掏出五脏六腑,再配以八角、丁香、草果、丁香、良姜、小茴香、花椒、大红袍等作料,先熏后卤,待其遍身酱黄、通体流油、香气四溢时板鸭也就做好了,工序繁多复杂,颇不简单。

传统名家

无为人不必用口尝,看色泽闻香味,就能断定品质好坏,外地人在这方面永远搞不懂。所以无为人给外地人送板鸭,常常要交代是“马家”还是“燕家”,以示正宗。尽管如此,外地人还是很难解其奥妙。至于无为人在外地做板鸭,即便不正宗,只要挂“无为板鸭”的招牌,一定就名声响亮,门庭若市。

食法各异

说无为人会吃,是玩笑,却也极其到位。无为县城是千年古城,凹凸的石板路,幽深的古巷,随处可见,颇有古徽州韵味。在那样的街巷,板鸭摊星罗棋布,香味飘出老远,无时不诱惑着路人的食欲。板鸭吃法考究,宜冷不宜热,否则味道就差了九成。卤水有时可缺,但醋、麻油、蒜瓣断不可缺。外地人常抱怨味道不对,殊不知吃法有误。无为人吃板鸭甚至有专门名词,叫“斩板鸭”,“斩”字用方言说,很变调,却极有味,仿佛带着板鸭香。而鸭肉与头、颈、爪、翅、内脏,一定分开吃,鸭肉以外都叫“肫爪”,当地方言叫"君早"。懂美食的更青睐“肫爪”,三两客人上门,寻一处酒楼,斩一副肫爪,一瓶老酒,细嚼小酌,那感觉不亚于神仙。真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板鸭好味也”。

(2014-12-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