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包,又叫大列巴(列巴是俄语面包的音译),由俄罗斯传来,现为哈尔滨一绝。这种大面包为圆形,有五斤重,味道具有传统的欧洲风味。被称为哈尔滨一绝,大列巴是以面粉、酒花、食盐为主要原料,按俄罗斯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外表为圆形,有五斤重,是面包之冠。味道也别具芳香,具有传统的欧洲风味。出炉后的大列巴,外皮焦脆,内瓤松软,香味独特,又宜存放,是老少皆宜的方便食品。
大列巴是哈尔滨特产。大列巴之名,体现了中西文化之融合,“列巴”是俄罗斯语“面包”,因为个大,所以前面冠以中文的“大”字。作家秦牧当年来哈尔滨有句“面包像锅盖”的比喻,说的就是秋林大列巴面包。它的标准直径在23-26厘米之间,厚度也在16厘米以上,面包净重有2公斤,它的膨松程度比一般的面包要厚重些。拎在手里沉甸甸的,所以一般从哈尔滨带这特产礼物送人可是礼重情义更重的。[1]
“哈尔滨有三怪:第一怪,喝啤酒像灌溉;第二怪,自行车把朝外;第三怪,大列巴像锅盖。”
大列巴是秋林食品公司的创始人、俄罗斯商人伊万·亚阔洛维奇·秋林引进前店后厂的模式生产的,已经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秋林“大列巴”每天限量生产160个,在哈尔滨经常见到排队购物的就是“里道斯”红肠和“大列巴”面包。“大列巴”的包装以前是白屉布的口袋,现在是无纺布上印着俄罗斯风情的花纹图案。
大列巴面包经过三次发酵工艺生产、加之啤酒花、以特有的椴木、柞木等硬杂烘烤出来的外皮硬且艮,内芯软松。大列巴面包有面香、酒香、盐香、果木香、乳酸香,大列巴面包的特点就是保鲜时间长。
在哈尔滨没有哪种食品像秋林的“大列巴”一样名扬中外,也没有哪种食品像“大列巴”一样能够历经百年仍旧满城飘香。“大列巴”对于哈尔滨这个城市来讲早已超越了食品的概念,它是一种象征,一种文化,更是这个城市历史的见证和承载。
大列巴个头很大,吃“大列巴”切成片,用微波炉烘热后,抹上果酱,夹上奶酪,或者抹上黄油、鱼籽酱,夹上火腿、香肠片吃。也可以把列巴撕碎放到汤和牛奶里吃,容易消化。
也可以用哈尔滨红肠就着大列巴吃,哈尔滨红肠原名苏联立陶宛灌肠,音译里道斯灌肠。这种灌肠传到哈尔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因为肠的外表呈枣红色,所以被哈尔滨人称之为红肠。生产红肠用的主要原料有肉、肠衣(动物肠衣,以猪或牛的小肠肠衣为最佳)、淀粉(马铃薯淀粉最佳),大蒜,盐和硝等。其中有一半是瘦猪肉,大约三分之一的肥猪肉,有的也加瘦牛肉,其余为淀粉和调料。
大列巴表皮干脆的脆皮面包热量最低,面包不甜。含糖、盐和油脂都很少,烘焙后表皮脆硬。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少量维生素及钙、钾、镁、锌等矿物质,易于消化、吸收。大列巴是全麦面包,拥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面包松软,易于消化,不会对胃肠造成损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