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常把不同样式、不同风格的文艺作品比作百花。要使文艺百花园万紫千红、争芳斗艳,就必须有适宜的社会背景和人文环境。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倡不同观点、学派充分讨论,就是要努力创造这样的背景和环境,形成春意盎然、生机勃发的文艺大繁荣景象。
自然法则告诉我们:春风化雨才能生长希望。就文艺创作的社会人文环境和艺术生态环境来说,全面、准确地贯彻落实党的文艺工作方针,开展正常的文艺讨论和理性的文艺批评,就会进入春风化雨的境界。这就要求我们沐浴党的阳光雨露,加强文艺评论,重塑批评精神。
纵观我国的文艺评论和文艺批评工作,曾有一个时期,政治标准代替了艺术标准。有部京剧塑造的英雄人物,独自一人手执红缨鞭战败一群荷枪实弹的敌兵。这样的剧情严重违反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却无人通过文艺批评指出,怕被扣上攻击样板戏的帽子。近一时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文艺评判又沾上铜臭气,出现了商业标准代替艺术标准的倾向。过度娱乐化、单纯追求收视率等问题,在一定范围内造成“好的不香、坏的不臭”。
上述问题对文艺创作实践产生了负面影响。必须让历史上的问题永远定格在“过去时”,让现实中的问题尽快进入“过去时”。以习近平同志讲话精神为基本遵循,在文艺评论和文艺批评中,说真话、讲道理,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为文艺创作提供有益的艺术指导。
近年来,我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在政治上关心文艺工作者,在艺术上正确评判和鉴赏文艺作品。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讲话精神,更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文艺创作氛围,把文艺评论、文艺批评作为文艺创作的镜子,激励和引导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