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做辽金文化大文章

家乡区县: 吉林省乾安县

本报讯(记者张红玉)在此次辽金文化主题采访之行的最后一站——扶余大金得胜陀颂碑前,记者们专注地看着、摸着碑身上那一行行的文字。“如果说此前看到的那些遗迹需要考证才能触摸到它们所承载的历史事实,那么在大金得胜陀颂碑的‘青碑白字’面前,历史被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透过这些文字,我们真切地看到了松原的历史,我们也愿意用文字,来抒写松原美好的未来。”《中国文化报》记者杨同娜这样说道。

大金得胜陀颂碑位于扶余市得胜镇石碑村东坎下1.5公里处的土岗上,是金世宗完颜雍为追记先祖女真族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从此踏上灭辽兴金征程而立的石碑,距今已有800年的历史。石碑为青石雕成,全高3.2米、宽0.8米、厚0.2米,由碑首、碑身和龟跌(碑座)三部分组成。碑首呈长方形,顶部和侧面共雕有四条盘龙,正面刻有大字篆书“大金得胜陀颂”六字,为金代书法家党怀英手笔。碑身刻有碑文800余字,正面为汉文,背面为女真文,是目前东北女真文碑刻文最多、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石碑,是研究金代历史,特别是研究女真族文化的宝贵资料。1961年被确定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市非常珍惜这一记载着鲜活历史的宝贵资源,围绕大金得胜陀颂碑的历史,开展了一系列科学、有序地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为更好地保存大金得胜陀颂碑附近的纯天然自然景观形态,进一步挖掘和合理利用辽金历史文化,我市积极向上申请在此建立国家级湿地公园。2010年,国家林业局批准了这一请求。根据规划,在此建设了总面积为3068.4公顷,以芦苇、香蒲等水陆生植物为代表的湿地生态系统,以东北特色阔叶、针叶和灌木为代表的森林生态系统,以大小泡泽、沼泽互相交织的水域生态系统一应俱全的湿地公园。公园内野生动植物丰富多样,有国家一、二级野生保护动植物60余种。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湿地公园内天然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力度,使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转,吸引了更多的野生水鸟在湿地公园内迁徙栖息,使广大摄影爱好者和观鸟者流连忘返。

为更好地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我市围绕大金得胜陀颂碑先后建设了得胜亭、大金展览馆、金太子钓鱼楼、阿骨打塑像等人文景观工程,已全部向游人免费开放。先后举办了四届大金文化旅游节,以还原女真族出征、渔猎生活等内容开发的大金始祖、萨满祭天等舞台剧也已成型,可定期进行汇演。此外,还将逐步推进原女真族部落老宅子屯遗址恢复工程、得胜广场、大金文化博览园、大金军事体验营等文化体验游工程建设。

今后,我市还将按照《大金碑湿地旅游区发展规划》,以优美的湿地风光为依托,以深厚的辽金文化底蕴为切入点,将湿地公园打造为集生态观光游、文化体验游、宗教参观游、农家乐绿色游等多位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景点,让这个龙兴之地再现当年龙腾盛世的热闹景象。

梁金刚(2014-12-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