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历史遗韵 传承文化精髓

家乡区县: 吉林省乾安县

千百年来,这块凝重的土地历经了怎样的世事变迁?

岁月浩荡,珍贵的历史遗迹又诉说着怎样的风云变幻?

我们将以何为依据,再现千百年前文明松原的辉煌盛况?

我们应从何处入手,让这古老灿烂的文化重新焕发青春的光彩?

近年来,我市从这些曾经困扰文化研究工作者多年的难题入手,紧紧围绕繁荣发展“松原文化”这一主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着力打造了一系列传承和繁荣地域文化精髓的相关活动。2013年,我市提出打造以辽金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域文化品牌新思路,找到了一条文化与城市发展和谐共融的“文化强市”之路……这些创新性的举措,让绵延了千百年的文化基因得以丰富、创新和进一步升华,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文化事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然而,这一举措的意义不仅如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此举无疑将成为松原向文化大市、文化强市迈进的破冰之举……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激发市民浓厚的文化归属感

松原位于关东腹地、松嫩两江交汇处,是古夫余国肇基之处、辽帝捺钵之地、金国龙兴之城……千百年的积累和沉淀,使这片多民族聚居的土地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这众多的文化明珠中,辽金文化以其丰富的历史遗存(全市654处不可移动文物中辽金时期或与之相关的就有457处),彰显着迷人的神韵。为充分挖掘这一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2013年,我市提出打造辽金历史文化品牌的文化发展战略。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市委书记高福平先后三次就开发地方辽金历史资源、打造辽金文化品牌作出重要指示,就辽金文化产业项目发展情况进行多次调研,并突出强调,几百年的辽金历史是松原最为厚重、最为突出的历史文化,是我们最为宝贵的文化资源,挖掘潜力很大,要立足优势和特色,保护传承好这一地方历史文化,打造松原自己的文化特色。

多年来,我市一直活跃着一批研究辽金文化的学者,推动着松原辽金文化研究不断跃上新台阶。1985年和2010年,我市曾两次召开过全地区和全国性的辽金文化学术研讨会,并分别产生一批研究成果。2014年3月,我市成立辽金历史文化研究会,进一步整合各方面资源,不断把辽金历史文化研究工作引向深入,形成全民支持参与的强大合力。

为让市民更好地了解辽金文化品牌打造工程,宣传部门通过在市直媒体开设专栏刊播辽金文化题材作品、编辑辽金故事小册子、举办辽金故事会和演讲比赛、制作辽金文化宣传画(广告牌)等形式,推动辽金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商场、进公交、进社区,传播辽金文化,让品牌深入人心,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通过深入挖掘和展示历史文化资源,让松原百姓认清了自己的文化家底,生发出无尽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热情,凝聚起强大的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力量。

传承历史文化资源赋予城市新的文化品质和内涵

如何让辽金文化如凤凰涅槃般焕发出更生动、更立体、更具力量感与时代气息的文化底蕴,一直是全市上下共同追求的目标。

辽金文化品牌打造工程启动后,我市积极发挥辽金历史文化研究会的作用,加强学术交流,组织编撰研究书籍和资料,深入研究辽金历史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丰富内涵。苏赫巴鲁、王维宪、李旭光、张静岩等松原著名专家学者积极响应号召,先后整理推出了《塔虎城考》、《宁江州大捷》、《辽帝春捺钵在今宁江州》等100多篇新、旧学术论文。全市出版了《松原文化述略》、《伯都讷文化系列丛书》、《松原历史文化研究》、《查干湖畔的辽帝春捺钵》、《松原辽金文化论文集》等一批文化丛书,为传承弘扬辽金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历史文献。

围绕辽金历史文化品牌打造,我市还动员市内外文艺工作者积极创作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文学作品,尽快把研究成果转化为艺术作品,用形象、立体的方式将那些被岁月烟云所尘封、被时光流逝所淹没、曾经鲜活生动的历史文化展现给世人。 

梁金刚(2014-12-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