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将冲击房地产经纪》一文从中美经纪行业存在的结构性差异进行分析,认为当中国传统房地产经纪行业还未垄断房源,经纪人专业素质不高,无法提供有价值的线下服务,在多元委托背景下,行业秩序混乱,渠道效率低下,这使得互联网不仅可以用更快的速度介入这个市场,而且对产业链的介入程度也将比美国更深。本文将沿着《互联网将冲击房地产经纪》一文的思路,为读者们介绍在线经纪的突破路径。
传统房产经纪模式表面上的顽固并不能对互联网的全面入侵毫无反应, Web 2.0时代已经形成了“用户→房源→经纪人”的网络效应,互联网企业对产业链整合也将持续下去。
第一,房屋估值。
互联网企业通过不同的估值模型为用户提供房屋价格变化、周边可比房屋信息、租金价格、租金与按揭对比信息等,用户只需输入地理位置、房屋大小等具体参数,便可获得相对准确的房屋估值信息。以Zillow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可以为几乎每一个美国房屋估值,且估值误差率可以控制在10%以内(即估值与最终成交价之间的误差)。
在美国,房屋估值信息之所以能够吸引用户,是因为:1. 估值信息面对的潜在用户群体极为广泛,无论是否买房、卖房、租房,都会需要估值,每一家庭都想了解自己的房子值多少钱,特别是金融危机期间更是如此;2. 对于卖房而言,估值信息可以作为业主出价的参考,如果定价过高,往往难以出售,一旦在一定期限内未能出售而不得不降价重新上架,事实上会更难出售,房源滞留于市场的时间就会更长,最终售价可能会更低。因此,对于卖方而言,初次定价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搜索引擎。
2005年之后,随着基于LBS地图搜索技术的完善以及Google搜索算法在房地产垂直领域的应用,这个时候的互联网企业不仅可以将房源信息、房价信息以直观易懂的方式展示在地图上,更重要的是打造了更直观的、基于移动和地理的“房屋搜索引擎”,彻底改造消费者的搜索体验,将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方式从浏览转向搜索。
在这一点上,移动互联网企业几乎做到了搜索体验的极致状态,消费者不仅可以在基于3D地图的移动界面上了解学校的位置、类型、家长评价,也可以了解房屋周边一定范围内的餐馆、便利店、加油站、银行及社区评价,甚至可以直接观察到房屋所在地区的地震、火灾、飓风等自然灾害的历史记录,并以交互式、可视化的形式直观地展示给用户。
应该说,房屋搜索引擎是互联网时代房地产在线服务领域的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质变。
第三,UGC和经纪人评价。
传统模式下,信息的不对称让消费者无从选择,不得不听从于经纪人。基于沟通和评价的在线交流平台则可以让原本窖藏于经纪人的专业知识变得更加透明、容易获得,并且可以实现点对点的高效传递。
当下,互联网企业都不约而同地为用户提供了在线实时问答功能,用户可以和其他消费者、经纪人和专家等沟通交流房屋交易知识和相关问题。用户也可以将喜欢的房源分享到Facebook和Twitter上,以获取亲朋好友的意见。这种互动方式让专业信息变得不再神秘,充分挖掘了经纪人的专业性知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