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马德

家乡区县: 保定市蠡县

      马德是谁?之前没有听说过,居然和刘心武、肖复兴、毕淑敏、席慕容……这一些我喜爱并崇拜的作者一起出现在《跟着名家学阅读》里。

      他是名家吗?我不清楚。阅读《一只悲怆的苹果》一文,我就知道我喜欢上了这位作家。显然他是一位老师,一位充满爱心的老师。他用真心真情叙写着身边的小事,文中的每一句每一个字都敲击着我的心扉,我被感染了,我完全陶醉了。后一篇阅读文章《温暖的小刀》又是马德老师的,叙写了在中考监考中一位女教师为保护残疾女孩自尊心而帮助女生用小刀裁纸片的故事,冰冷的一片小刀竟然能裁出人性的温暖。 马德是谁?我很想认识他,这位温情的作家。只因晚自习下课的铃声响起,我得送几个孩子回家,不得不放下手中的鼠标,疑团在心中荡漾着,增强了我那一颗好奇的心。 一回到家,就上网搜索马德,他果然是一位知名度很高的作家,在百度百科“《读者》签约作家”一栏中轻易地找到了他。里面介绍: 马德,《读者》签约作家,现在蠡县中学任教。在《读者》、《青年文摘》、《中国青年报》、《意林》、《视野》、《知识窗》等报刊发表作品近百万字,有百余篇作品被收入各种选本。已出版《住在爱的温暖里》、《智慧菩提》、《生活对爱的最高奖赏》、《谁都能创造自己的奇迹》等文集。作品多用悲悯的情怀关注生活,展现尘世的至善、大美,阐发人生哲理,文字或绮丽、或素朴,但都潋滟动人,闪烁着智慧的波光,荡漾着爱的温暖涟漪。   作品《那一盏冰灯》、《穷人的风骨》等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在安静中盛享人生的清凉》被选入香港课室辅助教材。作品《最美的眼神》被选用为2003年陕西省中考阅读材料,《生命中的碧伞红灯》被选用为2006年江苏南通中考阅读材料,《总有一刻,不同寻常》被选用为2007年江苏扬州中考阅读材料,《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被选用为2008年山东济宁中考阅读材料。 马德是一位老教师作家,还是一位已故的教师作家?从《一只悲怆的苹果》《温暖的小刀》读来,不应该已故,所叙事件就如发生在身边一样,不存半点旧时代的痕迹。他到底是一位怎样的教师?女的?男的?多少岁了?有哪些作品……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我不仅仅想要知道这个人,我更想要认识这位教师,阅读他更多的作品,我觉得我能读懂他的文字。于是抱着尝试的态度搜索“马德的博客”,我成功了。我在新浪博客中找到了他,并阅读了几篇文章之后,验证这就是我要找的那个马德。 个人资料贴图中的马德,很消瘦,三十多岁,但很自信。他站在沙滩边,远方有一条船是背景,穿着短袖,两手很自然地插在牛仔裤的口袋里,面带微笑,遥望远方。 马德的博客是从2008年10月28日开始上传文章的,时至今日估计上传了一百多篇,每一篇文章都写明了已发表的刊物,看来这些都是他的成名之作了。一个声音在心底缓缓升起,而且越来越明晰,“接下来一个星期得认真拜读马德的文章,好好向他学习,因为我们是同行”。是啊,我们是同行,但我们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虽然我曾经也在一些刊物上发表过几篇文章,但是我望尘莫及啊。 翻看了马德的《生命,生命》《人生最美,不过是凭栏看落雪》……又阅读了读者的点评,发现马德还是一位热心的作家。他在每一条点评上都做了简短诙谐而礼貌的回复,即使是一位不留名的过客,马德都会很认真的回复着。这时,敬佩之心又增加了一层。 当我要离开马德的博客时,我又发现原来如今的马德已是一位成熟、能肩负重担、看起来很温情智慧的四十出头的男人。 明天一定要再次深层次的认识马德,我对自己说。

OUTUO(2014-12-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