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我有点文艺青年情结,这情结好像从小就一直有。今年我已经28岁,根据某个不成文的规定,我很快就不算是青年了。即使不是青年了,我也必须文艺下去。
在我的小说中,有一个比较经典的人物,叫黄老破鞋。这个人物身上应该有点我的影子。我总是看到草木枯荣就感慨生命,发现季节变换就思考人性。生命和人性,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两大主题。当然了,我还有点淡淡的怀旧情结,经常会写些上世纪80年代的事儿。这就更文艺了。
我的文艺青年之路是崎岖而坎坷的,过程的苦楚没人知道。我这么说固然是参考一些获奖感言,但的确也是我心中所想。我曾经写过朦胧诗,得到的评价是:“虽然全是中文,但是我们一句都读不懂。”我还写过七言绝句,得到的评价是:“这顺口溜挺好的,真的挺好的。”后来,我一气之下改写散文。这次,得到专家的评价:“散文的要求是‘一散一不散’,你倒是做到了,但好的散文要‘形散而神不散’,而你的散文是‘神散而形不散’。”
试想,当年我那颗年轻而又羸弱的心脏,如何顶得住如此多的口诛笔伐?我痛啊我。所以,22岁大学毕业后,我毅然投笔从商,穿上西装,打上领带,成了一名职业商业咨询顾问。
在长达六年的咨询顾问生涯中,我的文艺青年情结总是呼之欲出。但是我忍着,必须忍着。要是一不小心迸发出来,吓到客户可怎么办?
我的职场之路虽然不算成功,但似乎也不算失败。我每天应酬多多,闲暇寥寥。
就当我那颗曾经满怀文艺梦想的心灵被酒精侵蚀得差不多时,我忽然迎来职业生涯中最空闲的一段日子。在这段日子里,饭局、酒局、茶局都少了很多,我闲得浑身疼,恨不得挠墙根去。那时,我天天上网看书,《鬼吹灯》、《明朝那些事儿》都是那几个月看的。看到他们在网上自由挥洒地写文章,我也想试试。考虑到自己过去文艺青年的失败之路,我还是拿不定主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