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科技,还是文学?
说“科技改变生活”,这显而易见,可要是说科技改变文学,我却不大认同,同时也不太好接受。我不否认,网络文学的出现就是科技发展印证在文学创作上的结果,其作品的大量涌现,的确已经改变了文学固有的生产、传播、写作甚至营销模式。但是,文学观念和文本优劣的标准以及文学自身的秩序并未随之改变,而且,至少我以为还很难说日新月异的科技到底是改变了文学,还是绑架了文学!
的确,网络文学每年若干亿字的超高产量,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堆起来的。但是,既然网络文学依然被冠以“文学”之属性,并且依然属于原创文学作品类型,那么,就应该遵循某些既定的文学创作原则与标准,而越来越多的科技化手段的介入则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和警惕。如果当今层出不穷的“码字软件”仅仅是具有按字数锁屏以及按时间锁屏功能,以强迫网络作家抑或写手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一定字数写作量的话,我觉得无可厚非;可如果这种“码字软件”已经演化成了一种辅助甚至参与创作的工具,那这样的一种“创作”又如何去界定?我们的文学批评又怎样去应对呢?
比如,某软件声称:“写小说很难吗?我们为您量身定制的大纲生成器能用问答式的办法,帮您生成小说设定、分集大纲、人物设定、场面设定。”有写作软件更是公然宣称:“既然 ‘天下文章一大抄’,如果你在看别人小说的时候,发现某句话或某一段描写得非常好,想要以后出现在自己的小说里。难道还要建个TXT 保存吗?现在不用了,资料收集里面有悬浮窗,遇到喜欢的句子,直接CTRL C,然后悬浮窗就会提醒您:有新的内容,这时只经您用鼠标双击一下悬浮窗,资料就会自动存到码字系统里啦!”真可谓不需东奔西走只要软件在手!
资料图资料图
有一种叫小说maker的软件,可以编辑事件构造故事,是一款适合各类小说作家的软件工具箱,无论是熟手还是新手,都可以借助其内设的一个强大但使用简单的故事开发工具进行故事开发和生成,可以显著加速创作者的小说或剧本的创作和架构。
还有一款软件,包括常见的人名生成、地名生成外,另有外国人名,外国地名(包括现实与随机各种类型)等等一共5大类45种生成器,能够进行复杂写作,具有强大的素材组织和搜索能力,可以根据写作过程,人性化的智能查询功能,随心所欲,作家只需想着故事的情节发展,其他的可以交由电脑去完成,这样可以大大减低作家的工作强度,而且可以用最少的时间完成最多的字数。此外,还可以使用软件内存的不同素材,写出不同类型风格的小说,创作出言情、悬疑、打斗、喜剧、历史、战争、科幻题材的不同作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