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历史文化(一)

家乡区县: 江苏省如皋市

      “六朝古刹建皋东,定慧灵威两相融。 琼庐盛世沐春风,教化普济泽万众。”

      如皋佛道文化包括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生活习俗和文学艺术等,渗透进了如皋社会的各个领域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丰富了如皋历史文化的积存。 玉带河流出水绘园,向西流经丰乐桥。一处古色古香的建筑跃入眼帘,她就是石合泰民居。石合泰,为民国初年建筑的商家宅院,其前店后坊的格局为如皋工商业主的经营范本。 映照着天光云影,漾动着骄傲的记忆,玉带河再向南过雁桥、益人桥。桥西南而望,一个现代的市民广场清新而开阔地在眼前展开——这便是安定广场,广场得名于安定先生。说起安定先生,古邑如皋又平添几分儒雅。 宋太宗淳化四年(993),世界教育史上的重量级人物,开宋朝一代学风的大教育家,世称安定先生的胡瑗出生在如皋。 胡安定创立“分斋教学”模式,比西方高等学校十七世纪开始的分科教学早八百多年。 宋元时期,如皋率先设立书院,因安定先生名传天下,如皋向被尊为儒学圣地,官学兴旺,私学繁盛。安定道脉,源远流长;教育如皋,人文蔚起。如皋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享誉大江南北,高考均分和录取人数在全省始终领先。 瞻礼游览过安定广场,玉带河在崇敬中低头向东,流向冒家桥,千年的情思依然不肯断绝,于是河水中倒映的旧时风光益发让人目不暇接。 与冒家桥对应的是冒家巷,又名集贤里。集贤里之名始于宋代,当时,王氏家族居住在此,家族人才辈出,五代连中七位进士、状元, “乡人引以为荣,名其里曰集贤里”。“集贤里”有“金龟压钮,代产伟人”之称,如皋历史上名贤大多出生于此。集贤里民居是全省范围成片保护体量较大,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民居之一,2007年省委宣传部、省建设厅、省文化厅在此举行了全省十大名人故居保护工程启动仪式。 如今,流连于鳞次栉比的如皋风格民居,检索宋元明清的岁月留痕,瞻古思贤,肃然而悠然。 与集贤里比邻而居的是始建于南唐保大年间,重修于明洪武三年的文庙大成殿,现存孔庙大成殿为极其珍罕的全楠木结构,其中梁架额枋上的彩画体现了极其宝贵的民间彩绘艺术。 经过一番巡礼,玉带河兴奋而欢快地绕城一周,流出丰乐桥、汇入外城河,来到了今天如城西南的秀水巷,忽见有亭翼然而立,名曰“射雉亭”。 一见“射雉”二字,如皋的当年便如响箭离弦,瞬间飞越了时光中的沧海桑田,2500年前的岁月至今嗡然有声。而射雉的典故也与如皋一起鲜活在中国的文化记忆中。 雉水流韵,文脉恒昌; 东皋风雅,满城华章。 多年来,如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成立了各级历史文化保护领导小组和管理机构,编制了系列保护规划,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切实加强了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力度,落实保护措施,并积极申报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古邑如皋拂去千年浮尘,焕发新的光彩。 如皋—— 这是一方汲纳文化且善于孕育文化的水土, 这是一块集聚名贤也可以造就名贤的高地, 这是一座传承奇迹更能够创造奇迹的城市。 昨天的文化已经结晶成如皋的经典,明天的历史还将延续下去,并且每一页,每一行都会顾盼生姿,精彩动人

马琳琳(2014-12-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