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版画,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当代的版画主要是指由艺术家构思创作并通过制版和印刷程序而产生的艺术作品,简单来说就是用刀或者某些化学物品在木或者石头之类的版面上弄出来的艺术作品。
兴宁素有“版画之乡”之称,这里的版画基础良好,版画创作绵延不绝,而且也出了很多人才,在我国新兴版画运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1931年8月,鲁迅先生在上海举办中国美术史上第一次木刻讲习会,参加学习的13位我国早期木刻家中,就有5位是兴宁人,即钟步卿、邓启凡、黄山定、陈铁耕、陈卓坤。兴宁的“版画之乡”的美誉也是由此而来。之后,在1980年,老版画家罗映球先生倡导成立了兴宁市第一个版画组织“清桢版画会”,并在1986年日本横滨市举办的《第十一回日中交流美术展》中,中方的52幅中有20幅出自兴宁清桢版画会员的作品参与了美术展。1991年,清桢版画会会长罗映球先生和清桢版画会顾问王立先生还荣获了中国新兴版画贡献奖。
兴宁版画是我们兴宁灿烂的艺术瑰宝, 是版画艺术、客家传统艺术和时代要求相结合所产生的大众化的艺术,具有相当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原全国版画家协会主席李桦、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古元也对我们兴宁版画创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不过随着现代印刷术的发展,兴宁版画的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近几年来,版画创作队伍逐渐萎缩,出现青黄不接的趋势,发展后劲也不足,对兴宁版画感兴趣的人也越来越少。为了保护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兴宁市采取了各项积极措施来支持版画创作,不仅采取扶持措施积极推广版画艺术,支持版画创作,还邀请了各大名家到兴宁做艺术讲座或作品展览,使人们更加近距离,更加全面地了解兴宁版画艺术。并于2003年成功举办了“首届文化艺术节”,编辑出版了《兴宁市美术作品集》,对兴宁版画艺术做了全面详细的宣传。
经过努力,现在各类版画培训班和兴趣班办得如火如荼,许多年轻的艺术家,美术学生等人群也都投身到了版画创作的队伍中。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兴宁版画艺术一定能够重现当年辉煌,甚至越发光彩,使“版画之乡”传向世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