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到正月——龙川过节习俗

家乡区县: 河源市龙川县

龙川地区跟全国各地一样,春节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期间有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叫“人年界”。这天作为跨人新年的界定日期,过了这一天,就开始过年了。

这天开始到三十日,全家男女老少,都忙忙碌碌,紧紧张张,大扫除,搞卫生,买年货,蒸年糕,打炒米,炸油果,晒腊肉,磨豆腐,做好各种过年的准备工作。年三十晚叫“除夕”。

一家老小忙到除夕,年货年料全部备齐,合家欢乐。家家户户贴春联、贴门神、拜神、祭祖先、放鞭炮、放烟花。小孩更是欢天喜地,早早洗了澡,换上新衣服,等着领红包。

下午,父(母)携男孩到祠堂拜祖先,供三牲、三茶五酒,点烛、烧香、焚纸钱、放鞭炮。

除夕夜是团圆夜,外出经商、做工谋生的人最迟也要在除夕赶回家,一家人吃顿团年饭,其乐融融。团年饭要吃“水煮粄”,叛是圆的,意为团圆。饭后,家长发压岁钱(现叫红包)。夜晚,点灯终宵,叫做“守岁”。

现在,人们吃完团年饭后,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节目,一直到零点新年钟声敲响,燃放鞭炮、烟花之后才休息。

年初一,男女老少早早起床,一律不得睡晏床。如果不早起床,据说一年会不顺利。谚语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起床梳洗后,妇女下厨准备早饭,事实上早饭和素菜隔晚已经准备好了,再热一次就是。

隔晚煮饭的时候,要在米里面掺一些稻谷,等着人们在年初一吃早饭时说“有好多谷”,预示新一年五谷丰登,粮食大丰收。妇女做早饭时,男人端着素盒盛满糖果、年糕、香烛、鞭炮等到祖堂拜祭,礼毕回家吃早饭。年初一早中晚三餐吃素食,无鸡鸭鱼肉,年初二开荤。

早饭后,做父母的携小孩到长辈家中拜年,见了长辈行鞠躬礼,送上利是,祝长辈“长命百岁、新年快乐”。长辈也还礼,给小孩子发利是和糖果,祝晚辈“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现在,人们时兴用电话和手机短信、电脑邮件等拜年,既方便又新潮。年初二本是新婚夫妇探娘家的日子,后为一般新年探望岳父母、外祖父母的常规日子。

年初三,又叫“穷鬼日”,一早起床,全家动手大扫除,俗称“扫穷鬼”。因年初三是“穷鬼日”,人们便不去别家串门,也不探亲访友,如不慎进了别人家门,将会被人视为“穷鬼”,不吉利,不受欢迎。

年初四开始,妇女拿着礼物携儿带女走亲戚,路上行人络绎不绝,家家忙着招待客人。探亲访友一直持续到元宵节。

年初四开始,许多民间传统艺术组织也活跃起来,如舞龙、舞狮、打马灯等,沿村鼓乐喧天,挨家挨户献艺助兴,庆祝新年。尤以舞狮和香火龙最为盛行,一直闹到元宵节,还意犹未尽,不肯停止。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关心民生,每年春节,车田镇都组织篮球赛和文娱汇演,与老百姓欢度节日。

正月十五,又称元宵节,或称正月半,在古代诗人的笔下,常称上元、元夜、元夕,在老百姓的习俗中,多称为灯节。元宵节最盛行的习俗是燃灯和放烟火。

自正月十三日起,编竹糊灯笼,放花灯,至十八日止(称为灯落)。在车田,元宵节的主要娱乐活动是舞香火龙、打马灯、舞鲤鱼灯龙、放烟花等。元宵节仅次于除夕,是个大节日,与除夕一样全家团聚,晚餐与除夕差不多,菜肴十分丰盛。

元宵节过后,春节系列活动方告基本结束。

更多龙川节日习俗,请点击:

秋哥哥的能力秀:http://wm23.cn/graylog

秋哥哥的梧桐子主页:http://wutongzi.com/uc/12728620.html

龙川县人民政府网:http://www.longchuan.gov.cn/

朝启千膝归(2014-12-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