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亲王府是家乡比较有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原称“喀喇沁旗右翼旗王府”,是目前内蒙古现存王府建筑中建成年代最早、建筑规模最大、规格等级最高、保存最好、知名度最高的一座古建筑群,但是在这个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其在网络营销方面存在较大空缺,针对这一情况,我提出了我的方案,希望对亲王府的网络传播起到一定的作用。
报告正文
据史料记载,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重臣者勒蔑,是喀喇沁蒙古部的远祖。成吉思汗因其功勋卓著,将女儿花荫公主下嫁给者勒蔑之子吉伯格,从而享有“塔布囊”(汉意“驸马”)之称号。至后金时,者勒蔑第十四代孙苏布地以足智多谋、英勇善战而名震漠南。顺治七年(1650年)苏布地之子晋贝勒,康熙七年(1668年)第三任札萨克班达尔沙晋多罗杜棱郡王。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第八任札萨克啦特纳锡第晋亲王品级。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康熙皇帝第五女儿和硕端静公主下嫁第五任札萨克噶勒藏;第十三代王旺都特那木济勒,娶皇家礼亲王之妹为福晋;第十四代王贡桑诺尔布娶皇家肃亲王之妹为福晋。满蒙联姻使喀喇沁王与清廷及皇家关系更为密切。王府建成后三百多年间,一直是历代郡王、亲王的府邸。
喀喇沁历史上一直引游牧与征战而居无定所,直至康熙十八年(1679年)于今喀喇沁王府所在地起建郡王等级府邸,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晋亲王品级后,又在郡王府基础上扩建为亲王府邸。历代亲王皆有扩修,但中轴建筑形制一直保持至今。喀喇沁王府原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现存2.98万平方米,由5进22幢正堂、配房和厢房构成连续四合院式格局。府内苍松翠杉,府围绿水青山,环境优美和谐。喀喇沁王府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建筑工艺技术信息资料,体现着优秀的人文思想和审美观念。
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景点,在网上却鲜见它的相关介绍和推广,我选取这个题目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我的方案可以激发大家的广泛思考,为我们家乡的旅游文化推广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多方面的了解,以及在网上的广泛查找,对于喀喇沁亲王府了解的人并不是特别多,没有达到一定的宣传力度,达到一种类似于一提到北京,大家就想到“长城”,一提到内蒙古,大家就想到“草原”的效果,另外大家都赤峰都有所耳闻,但是一提到喀喇沁就几乎无人知晓。
面对以上情况,针对于喀喇沁亲王府文化旅游网络推广方案做出如下建议:
1.完善喀喇沁亲王府的网上建设,增加图片、文章等的相关介绍,采用新兴的微信营销、病毒营销等多种传播方式对其进行广泛的宣传,增加大家对喀喇沁亲王府的了解;
2.与赤峰旅游局、内蒙古旅游局等多家旅游局合作,进行推广活动,增加与大型网络社区的合作,在网站比较明显的位置展示王府的照片或者链接等,方便游客点击查看;
3.通过论坛、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关键字、字条、百科、侧栏消息等,发布宣传软文对亲王府进行大肆宣传,可起到信息爆炸蔓延式效果;
4.举行以推广喀喇沁亲王府为主题的大型网络竞赛活动,增加其知名度;
5.进行博客营销,借助博客,可以发表网络日志,同时也可以借阅别人网络日志。博客具有知识性、自主性、共享性等基本特征。博客是通过网络平台传递信息的一种形式,正是基于网络工具的平台下,开展博客营销,并通过较强的博客平台,帮助景区以零成本获得搜索引擎的较前排位,以达到宣传的目的。
针对于以上方案,我选择了其中的一部分进行了尝试,我在梧桐子网站(《喀喇沁亲王府》 http://www.wutongzi.com/a/68514.html )、百度百科词条(《喀喇沁亲王府》 http://baike.baidu.com/history/id=78386265 )、我的微博、我的博客、QQ空间等进行了一定的推广宣传 http://weibo.com/u/3955135943?sudaref=www.wm23.cn http://user.qzone.qq.com/820375440/main
http://www.wutongzi.com/a/145202.html 《一张图带你看清王府周边》收获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有待于加强,我相信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所收获。
报告总结
通过这次的能力秀比赛,我深刻体会到了网络营销的巨大魅力,在参加本次“我为家乡代言”的活动中收获了很多:首先我收获了很多与网络营销有关的知识,让我知道怎么样给一个网站、一个地区进行有效的推广,同时在比赛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我的家乡,方便更好的为它进行推广,另外,我认识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好友,也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是这次比赛中我也存在很多的不足:第一点就是我的推广工作做的还是不够到位,搜索引擎优化,病毒营销方面做的还有欠缺,没有起到更广泛的宣传作用,第二点就是网络合作方面做的不够好,没有找到大型的合作网站进行有利的宣传,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文章写的还存在欠缺,不够吸引人的眼球,希望我可以在以后的比赛中克服这些缺点,更好的做好网络推广方面的工作,为我的家乡贡献一份力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