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民俗(一)

家乡区县: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

鄂尔多斯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鄂尔多斯是举世瞩目的民族艺术之乡,这里的舞蹈以它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魅力,跻身于伟大祖国的民族舞蹈艺术之林。
鄂尔多斯民间舞蹈反映了历史文化、民族团结、生产生活和爱情故事,它深深地植根于鄂尔多斯古老的文化和当今沸腾的牧民生活沃土之中。《筷子舞》雄健有力,节奏强烈,民族特色浓郁,给人以明快、欢乐的气氛。它由四男四女集体舞蹈,间有独舞。男的右手持筷子一把,女的双手各拿筷子一把,以筷子击打肩、手、腰、腿、脚等部位,有时打地,边打边舞,时而旋转,时而跪下,两肩和腰随之相应扭动。此外,细腻柔美的《盅碗舞》、节奏欢快的《碟子舞》、饱蘸激情的《鄂尔多斯舞》都以优美的舞姿、动听的音乐表现了蒙古族人民纯朴热情、剽悍勇敢的性格和热爱生活的美好追求。“察玛”,是蒙古族喇嘛寺庙中的宗教舞蹈。跳舞者头戴假面具,在古朴典雅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舞步奇特,“表情”神圣,更让人感到新鲜的是伴舞时用的乐器特别有趣:法号长4公尺,深沉宏亮;林卜的声音像吹锁呐似的那么清脆;振铃,铮铮有声;大鼓、小鼓、钢朗、哈格、铙、钹一起奏鸣,旋律奔放,节奏悠扬。每年,准格尔旗的准格尔召、伊金霍洛旗的石灰庙、乌审旗的乌审召都要举办这种别开生面的活动。
鄂尔多斯蒙古族的饮食
蒙古族饮食品种丰富多彩,且富有营养。自古以来,善良、好客、勤劳、勇敢的蒙古族同胞就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此牧民的饮食习惯,与草原畜牧业的关系极为密切。蒙古族的食品分为肉食、乳食、粮食。宴请尊贵的客人时,有时还要摆羊背子(蒙古语称乌察或秀斯)。奶食品中属于食品之类的有:黄油(酥油)、白油、奶皮、奶豆腐、奶酪(酪蛋子)、奶果子;属于饮料之类的有奶茶、酸奶、奶酒。一般每天只吃一顿饭,喝两次茶。茶是砖茶,茶中加入盐和牛乳或羊乳,味道极鲜美。
蒙古人非常好客,待人热情,讲究礼貌,坦率诚恳。在茫茫草原上旅行,每一座蒙古包里的主人,都会热情地接待相识或素不相识的客人,客人走进蒙古包坐定后,主人便很快把奶酪、奶皮和奶豆腐、炒米及手把肉摆到桌子上恭请客人喝茶、吃肉。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敬意,常把奶壶、酒壶托在哈达上端出来,向客人表示欢迎和尊敬。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谊的歌曲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主人格外高兴。如果不吃不喝,就意味着对主人不尊敬;吃了,就表示接受和尊重主人的情谊,而主人就会更加兴高采烈地接待您。生活在农区,半农半牧区和城市里的蒙古人,他们的主要食物,跟居住在那里的汉族习惯差不多。
蒙古人喜欢吃带骨肉。招待客人时,还要敬献羊琵琶骨肉,并配上四条花肋骨;牛肉要敬献一只脊椎骨肉,配上半节肋骨肉和一段肥肠。姑娘出嫁时,还要让她吃羊胸脯肉,以表示送行;而羊的小腿骨,下巴颏,脖子肉则是给晚辈吃的。入冬之后,牧民总要宰杀一批牲畜存放起来,以备冬、春食用。每到夏秋之际,牧畜膘肥奶足,牧民就有充足的鲜肉和鲜奶用来制作各种食品了。

康雪东(2014-12-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