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多斯蒙古族风俗习惯——禁忌
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对增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加深友谊,是必不可少的。蒙古民族的禁忌也是他们的风俗习惯之一。蒙古族的禁忌主要有哪些呢?骑马或坐车到牧民家作客时,不能从人家的门口或“马尼宏”杆子中间穿过去,也不能跨越套马杆。接近主人房舍时,要轻走慢行,早点下马下车,一为尊敬主人,二不惊动畜群。马绊子要大头朝上挂在马鞍上,马鞭子不能带进屋里去。进入蒙古包前要把马靴放在门外。入包时,不能踩门槛。进包后坐在包边。
蒙古族牧民喜双不喜单,所以,若给主人赠送礼品,每类物品最好是成双成对的。到牧民家,请先向主人问好,然后再问天气和牲畜情况,即使当时有什么不愉快的事,你也要说吉利的话。不要一进门就坐到炕桌的正面位置上,假若主人谦让,当然也不必过分客气。不过入座一定要双腿盘起,尽管这种坐式对你来说很不舒服。切记不可坐锅台,即使天冷,也不要到火炉或灶火上暖脚。主人敬酒时,要用双手接过。不要用左手给主人递东西。酒宴上,不论接酒还是敬酒都要把挽起的袖子放下来。
离包时走原路。告别主人时,主人返回蒙古包后,再上车或上马。主人献茶,客人应欠身用双手去接。睡觉时,脚不能伸向西北方。如包里有病人,门外右侧则缚一条绳子,绳子的一头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待客。不能用烟袋或手指指人,蒙古族忌讳坐在蒙古包的西北角。蒙古族妇女坐月子,满月前不能进家串门,他们在门口做的标记是:生男孩的,门的右边挂着由哈达或棉布包裹的树枝(似弓箭)。倘是女孩,门的左边挂的是红布。严禁客人打骂狗。对拴有红布的牲畜,绝对禁止使用。参观宗教仪式时应注意:不要鲁莽介入;参观时不妄加评论,不喧哗;不模仿;不吸烟,不走动。
鄂尔多斯蒙古族独特的礼仪用品“鼻烟壶”
鼻烟壶是蒙古族爱不释手的一种器物。客人走进蒙古包,殷勤的主人就会热情的向客人递鼻烟壶,以表示敬意和友好。客人接到鼻烟壶,应放到鼻下闻一闻,然后如礼以答。这样做能使双方的感情得到及时交流,很快消除彼此间的生疏冷漠之感。递鼻烟壶时,还有一些讲究,同辈见面要用右手递壶,并互相交换,长辈与晚辈相见,长辈只欠一下身子用右手递给对方即可,晚辈则需跪下用双手把鼻烟壶接到手中。蒙古族视鼻烟壶为珍宝,常作为收藏品妥善保存。其珍贵之处在于制作鼻烟壶的原料选用的是金银、铜、琥珀、玛瑙、翡翠等。鼻烟壶上的图案有的在外面,有的在里边(内画),图案均绚丽多彩、意境高雅、气韵生动、浑厚质朴、神形兼备、气魄宏大,其刻划的画面有飞龙奔马、千鸟百兽、摔跤射箭、山水风景等。
鄂尔多斯蒙古族与“哈达”
蒙古族视哈达为吉祥物,迎来送往、拜见尊长、觐见佛像、婚丧喜庆都要献哈达。献哈达是一种对客人最普通又最尊贵的礼节。向客人、长辈献哈达时,要把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对平辈或下属,则要求用双手系在对方的脖颈上。献赠哈达的长短,要依接受哈达人的社会地位来决定。哈达一般是白色,因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也有蓝色和黄色的。哈达的质料,有的是生丝织品,有的是棉纱织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