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12年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除以国都咸阳为中心,修筑了通向原六国首都的驰道外,还命大将蒙恬由距咸阳不远的陕西淳化县梁武帝村的云阳林光宫(秦始皇的军事指挥中心),沿陕西旬邑、黄陵、富县、甘泉、志丹、安塞、榆林进入内蒙古继续北行,经伊金霍洛旗西11公里的红海子乡掌岗兔村、东胜市西南45公里的漫赖乡海子湾以东的二倾半村和达拉特旗西南50多公里的青达门乡到高窑头乡交界处,越过黄河通向包头西的九原郡遗址(今包头市郊麻池古城),修起一条长1800里(约今1400里)的直道。由于是“直道”,所以遇山开山,遇沟填沟。这样浩大的工程竟以两年半的时间便迅速全部竣工。这条大道的筑成,在当时曾使秦始皇的骑兵三天三夜即可驰抵阴山之下,出击匈奴,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2内容
编辑
直道的修筑遇沟壑则以红沙石土填平。伊金霍洛旗掌岗兔村为草原地带,这里修的直道从断面上看,为夯筑土砂石层,上下共8层,1——7层,每层厚25——80厘米,最上一层厚1.2米。以当时的技术水平和物质条件来衡量这历史记载中的“堑山工程”,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在荒无人烟之处,可以并排行驶四辆马车。长达几十里的秦时大道,由于年深月久,野草丛生,极目远眺,宛若一条绿色的巨蟒,伸向辽阔的内蒙古草原.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这项直道工程始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到三十七年九月以前完工。秦始皇死后的辒凉车就由直道回到咸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