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

家乡区县: 重庆南岸区

最开始对于萧红没有过多的了解,仅知道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直到今年国庆档观看《黄金时代》后,才了解这位东北女作家萧红凄美的爱情故事和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 然后到图书馆借阅了《呼兰河的女儿——萧红全传》,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如果说电影给我描绘了萧红的骨骼,那么书则为她添加了血肉,使她的性格突显。接下来是我在阅读《萧红传》时的一些感悟。
萧红的家庭背景是好的,家庭的开明使她从小就接受教育,诞生在这样一个富裕的家庭,萧红本应该过着衣食无忧,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但实施情况却与我们料想的恰恰相反,生性铿吝的父亲对萧红极为冷酷,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萧红受不到重视,在祖母和母亲死后,父亲对萧红的态度更加恶劣,继母梁秀兰在其中挑拨离间,加之萧红接受先进的教育,向往着更先进的思想,向往自由,性格狂野,敢做敢为,给家中带来不少麻烦,曾经被家庭监禁,这让家庭矛盾不断激化,逃离家庭成为她成长过程中最基本的冲动。还好萧红和祖父的感情非常的深,这让我每每读到萧红与祖父在属于他们秘密的花园玩耍,萧红扯着嗓子念祖父教的诗,都非常感动,后花园这个儿时的乐园,开阔了萧红的视野,陶冶了她的思想感情,培养了她对大自然与生命最初的理解和热爱。祖父口头传送诗歌,双声叠韵培养了萧红对音韵最初的感觉,为萧红之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在祖父死后,萧红非常的伤心,她说过:“我若是死掉了祖父,就死掉了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人,好像他死就把人间一切的“爱”和“温暖”带得空空虚虚,觉得自己的心被丝线扎住或者被铁丝绞住了。”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之大,虽然萧红的家庭并不完美,充满着封建和压制,但同时也充满着美好与温情,它们一起铸就了萧红的性格也好,悲情的一生也好,精彩的一生也好。红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女性受到的传统思想的残害以及反抗。就算是生在比较开明的家庭也同样逃避不了力量强大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的残害,萧红出身正直辛亥革命端午节,是屈原忌日,不吉利,生日被推迟一天,在以男权为中心的时代,因为是女孩儿,祖母和父母对萧红很淡漠,小时候祖母还用针去刺萧红顽皮戳破纸窗的手,虽然只是想吓唬吓唬她,但是成为了萧红幼小心灵最早的创伤。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女子就应该相夫教子,孝敬公婆,社会上没有多少女人的位置,很难有自己的职业,文凭只是一纸奢侈的嫁妆,如果错过了婚嫁的年龄,或者失去了贞操,连嫁都嫁不出去。这是家里人反对萧红读书的很重要得一点,就算父亲是开明士绅,思想也没有先进到一直支持萧红读书,当然也有家庭没落的等等缘故。但萧红的身边存在着更多受到压制的女性,有的反抗,有的接受,但都有悲情色彩。如反抗嫁给教育局局长选择出家的萧红小学班上的女班长,如萧红继母的异母的妹妹,不想嫁给寡妇的儿子,心中暗恋洋学生,又不敢开口,整日郁郁寡欢,青春生命不治而亡……
萧红饱受争议的感情生活。萧红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到“当我死后,或许我的作品无人去看,但肯定的是,我的绯闻将永远流传。”可以看出萧红认定自己的感情生活在这个新与旧碰撞的年代是受争议的,萧红有个娃娃亲的未婚夫汪恩甲只是个小县城里的富家子弟,最开始萧红一心想要到北平读书,对不温不火,两次用结婚为借口,跑到北平读书,到了北平和表哥陆哲舜在一起过,陆哲舜对自己家庭包办的婚姻不满,欣赏萧红新女性的风采,两人有共同的爱好,一起谈思想,谈时事,但是最后因为家人极力反对和经济的依附性,他们无法挣脱家庭的束缚,败下阵来。汪恩甲是爱萧红的,萧红再次逃婚的时候,他追出来接济,两人在北平同居,汪恩甲的兄长一怒之下解除了他们的婚约,萧红于是把夫家的哥哥告上了法庭,由于迫于舆论压力和家族荣誉,汪恩甲在法庭上突然转变态度,萧红败诉,这给萧红留下了不好的名声,也是在这个时候,萧红被开除祖籍,此后再也没有和家里有来往,汪恩甲逃走了,萧红去怀孕了。萧红一个人在旅馆里,大着肚子没有生活来源,房东要挟她再不还钱就卖到妓院,万般无奈下,给《国际协报》裴馨园,投出救济信,这时萧军现身了,被萧红的才华深深吸引,在第二次见面的时候他们就在非常状况下闪电结合,一无所有,有的只是两颗年轻流浪的心的契合。二萧在最艰难的日子里患难与共、相依为命,萧红开始了文学创作,并因《生死场》而成名。最开始我们为萧红高兴,觉得萧红终于找到了有着共同理想,能够陪她度过一生的人,两人通努力,在上海文坛上有了地位,完成他们共同的作品《跋涉》,他们一起认识了他们所崇敬的鲁迅,一切都步入正轨,可是萧军居然是水性杨花的人!书上是这样说的:“萧军富于阳刚之气,有豪侠勇武的军人做派,又有传奇般的经历,文学事业蒸蒸日上,很容易吸引文学女性。”对萧军作出这样高的评价,认为一点都不合适,两萧在最开始见面的时曾探讨过对爱情的看法,萧军说道:“爱就爱,不爱就丢开。”最开始认为他这样说甚是豪爽,洒脱。可是萧军在之后感情的路上一直走偏,爱慕房东老板的女儿,上海来的新式女大学生,甚至和萧红的朋友有过一段没有结果的恋情,萧红深爱萧军,身体羸弱,又有很强的自尊心,深陷感情泥潭不可自拔,萧军给萧红的痛苦不仅仅是精神上,还有肉体上,还认为萧红自尊心太强,会使自己痛苦,捐弃一切同情。又在萧红提出分手后后悔想要复合。先不说萧军在文学上的成就,就作为一个男人,作为一个丈夫,他就是渣。这段感情时而危险时而温情,两人都明白对方是最爱自己的人,却得到了这样的结果。萧红和萧军分手时怀着萧军的孩子,名声也不好,端木解救了她,最后陪她度过最后的岁月。萧红的爱情让我非常的难受,对于萧红的爱情或者别人的爱情并不了解,也没有资格对此评价,能做到的就是通过他们的爱情故事来了解和完善我的爱情观
在“黄金年代”人与人之间互相扶持。看完《萧红全传》还有一个让我们感动的点就是在那战乱时期,非常年代,所说人们物质生活贫乏,饱受战争摧残,但是他们有思想,有梦想,有力量。萧红在无数朋友的救济之下挨过最艰难的时期,他们对萧红的帮助不图回报,甚至有的人自身难保也会为志同道合的人伸出援手。一群热血青年用文字抗击敌人,保卫祖国,他们参加学生运动(虽然陈一平老师并不支持学生运动,认为学生总不会是受益者,但我任然很欣赏他们的激情,就算是微不足道,但也是作为最年轻的力量,表明了一种态度,总比麻木不仁,事不关己要好),他们演话剧,宣扬革命,他们参加集会,畅谈自己的观点,想法,梦想,甚至争执到面红耳赤,他们拥有着最纯的心。还有就是老一辈人对晚辈无私的关怀与指导,就如鲁迅对两萧来说是精神上的导师,滋润了他们漂泊干涸的心。那不是科学技术最发达的时代,不是经济腾飞的时代,不是梦想缺失的时代,不是个安宁的时代,但那是黄金时代!

廖欣玥(2014-12-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