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忠义(1927-2007),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人。蒙古族。蒙名奇渥温·孛儿只斤·伊尔德尼博录特,中国最后一位蒙古王爷,1927年8月28日出生于鄂尔多斯中部阿拉腾席热(原伊克昭盟郡王旗,今伊金霍洛旗政府所在地),成吉思汗34代嫡孙。
1944年被任命为郡王旗保安司令部军需处长。1947年加入了国民党。1948年他经绥远省主席董其武提议成为第一届中华民国国民大会的代表,赴南京出席会议。1949年3月继位伊克昭盟郡王旗王位并任郡王札萨克,成为内蒙古地区最后一位蒙古王公。同年8月5日率领绥远郡王旗全体军政人员和平起义,被中共伊克昭盟工委指定为郡王旗临时负责人。后任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旗长。1951年,绥远省政府任命奇忠义兼旗人民法院院长。1952年,他出席政务院华北事务部在北京召开的华北县(旗)长会议。1954年3月,作为迎接成吉思汗陵寝代表团成员,前往青海塔尔寺安排移陵仪式,护送陵寝回归原址。随后即奉调伊盟人民政府,任民政处处长。1956年8月任伊克昭盟人民政府副盟长。1979年6月始历任第六、七、八、九届伊克昭盟政协副主席。1988年至1998年任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政协副主席。还担任过伊克昭盟政协二至九届委员,三至九届常委,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一至四届代表,五、六届常务委员会委员。1984年为他记大功一次,同时他还受到内蒙古政协的表彰。所著《末代王爷》一书也荣获自治区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中国最后一位蒙古王爷奇忠义[1]
著名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优秀的少数民族领导干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六、七届委员会副主席奇忠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9月1日晚23时30分在呼和浩特逝世,享年81岁。
奇忠义同志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决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参政议政,为促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奇忠义同志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始终发扬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优良传统,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对家属和子女要求严格。
奇忠义生前留下遗嘱,逝世后不发讣告,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丧事从简。[1-3]
2家族背景
编辑
黄金家族和鄂尔多斯黄金家族系指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后代,也可以理解为史学家对成吉思汗家族的尊称。成吉思汗名字的全称是奇渥温·孛儿只斤氏·铁木真。奇忠义先生的蒙古名字是奇渥温·孛儿只斤氏·伊尔德尼博录特。怎么又叫奇忠义呢,这是因为汉文化与蒙古文化的不断融合,很多蒙古族人都乐意取单字姓叫汉名。黄金家族就取成吉思汗名字的第一个字“奇”字,作为他们的姓氏。
1368年,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明皇朝。直到明朝中期,成吉思汗十五代孙达延汗巴图蒙克经过顽强征战,才使分裂的蒙古各部重归统一。达延汗巴图蒙克恢复了蒙古汗国时代的“领户分封”制度,将统一后的蒙古各部编为六个万户,分封给他的儿子和近亲们统治。鄂尔多斯是太祖成吉思汗的陵寝之地,达延汗巴图蒙克就把它封给自己心爱的三儿子巴尔斯博罗特。也就是说从成吉思汗十六代孙巴尔斯博罗特,到三十四代孙奇忠义,其间经历四百多年,黄金家族一直是鄂尔多斯这块土地上的领主。
不过,明亡清兴之后,黄金家族嫡传子孙的世袭领地,由整个鄂尔多斯缩小到郡王一旗。
辛亥革命成功,清帝退位。参照大清皇室优待条例,民国政府颁发了《蒙古王公优待条例》,王公制度得以合法地保持下来。
王府里的学生时代1927年8月28日,奇忠义降生在位于鄂尔多斯中部的阿拉腾席连郡王府里。
奇忠义不到十岁即精通蒙、汉、藏、满四种语言,厚厚一本《各代王事记》,不出几月就能倒背如流。
少年英雄王府日暮奇忠义在12岁的时候,就被授爵,开始享受国家俸禄。此时已是民国年间,虽说黄金家族名义上还是鄂尔多斯这块土地上的领主,实际上却受制于国民党的地方政权。国民党在王公体系之外设立一整套凌驾于王公盟旗之上的统治机构,黄金家族在鄂尔多斯的运势,已经日落西山,时近黄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