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蒙古王爷 奇忠义(二)

家乡区县: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

3人物经历 一、家族与家世 奇忠义蒙名为“奇渥温·孛儿只斤·伊尔德尼博录特”,“奇渥温”是家族姓氏,“孛儿只斤”是氏族名称,“伊尔德尼博录特”是本人名字。汉名取家族姓氏“奇渥温”的谐音为姓,忠义为名。老先生于1927年8月10日(即成吉思汗逝世700周年)诞生在鄂尔多斯左翼中旗札萨克多罗郡王府里。 奇忠义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孙。公元十六世纪,成吉思汗15世孙达延汗巴图蒙克统一了漠南蒙古各部,即命其三子巴尔斯博罗特统领鄂尔多斯部,并担任济农,担负守护和祭祀成吉思汗陵的神圣职责。巴尔斯博罗特即是奇忠义的18代先祖。至奇忠义的13代先祖额璘臣时,清朝代明而立,额璘臣率鄂尔多斯部臣服清朝。清世祖颁诏封额璘臣为多罗郡王世袭罔替,并执任鄂尔多斯济农。 “鄂尔多斯”是蒙古语,意思是“宫帐群”,也译作“八白室”,成吉思汗去世之后,窝阔台汗为了纪念圣祖,在哈拉和林建立了纪念宫帐,祭祀成吉思汗的遗物,称为“鄂尔多斯”。适应游牧的传统,也受到战争的影响,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八白室辗转迁徙,行遍万里草原,供人们瞻仰。清朝初年,八白室迁到鄂尔多斯左翼中旗,该旗也因此得名“伊金霍洛”,意为“圣主之陵园”。 奇忠义的曾祖父特古斯阿拉坦呼雅克图和硕亲王在世时,辛亥革命爆发了。1911年12月,外蒙古封建王公在沙俄策动下推举哲布尊丹巴活佛宣布“独立”称帝,举世“登极大典”,年号“共戴”。并向内蒙古各旗发出《劝降书》、《优待条件》和各种文告。担任伊克昭盟副盟长的特王会同盟长阿拉宾巴雅尔,号召各旗王公对外蒙提出质问,认为蒙古地区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哲布尊丹巴不能代表整个蒙古。并致电民国政府,表示拥护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反对民族分裂。特王得到民国政府褒奖,晋封和硕亲王。家族拥护祖国统一的传统,自幼就深深地影响着奇忠义。 1937年,奇忠义10周岁时,日军侵占了包头,策划攻占成吉思汗陵,以占领“蒙古人心目中的耶路撒冷”,并派特务乌吉达(真名内田勇四郎)前往伊旗,企图协迫鄂尔多斯各旗王公将成陵迁往包头。 奇忠义的祖父伊盟副盟长和硕亲王图布升吉尔格勒临危不乱,致函盟长沙克都尔扎布召集各旗王公开会,据理力争,反对迁陵,图亲王并设计以“抗日军队迫近”吓退了乌吉达,挫败了日寇阴谋,保护了成陵的安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祖父以民族大义为重,智勇双全的高风亮节,给奇忠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康雪东(2014-12-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