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蒙古王爷 奇忠义(五)

家乡区县: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

五、流离之路
1948年,解放战争出现了战略性的转折。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摧枯拉朽,势不可挡。国民党则是节节败退,江河日下。
这时,伊克昭盟的乌审旗、鄂托克旗的广大地区已经解放。为加强对蒙旗王公的控制,绥远省政府主席董其武敦促图王携家眷前往归绥。抵达归绥后,董其武前来探访,并表示“并无要事,只是从安全角度考虑,恭请图亲王亲来归绥。如果图亲王的安全能得到保障,那么,蒙古人民特别是绥境蒙古人民就会同心同德,不至于出现大的动乱”。
对国民党当局的意图,饱经沧桑的图亲王心知肚明,长叹着告诫奇忠义及随行人员说“看起来,我已经被圈进笼子了。今后我们蒙旗究竟会怎样,我本人是无能为力了”。不久,举家迁居包头,仍处于国民党的控制之下,形同软禁,丧失了行动自由。从此,图亲王的身体日趋衰弱,心情不悦,精神恍惚,健康状态日益下降。
国民党为笼络人心,加强对蒙旗上层人士的控制,任命21岁的奇忠义为绥蒙党部特派员。
这时,图亲王主持了在包头召开的“伊克昭盟冬季防务工作座谈会”,图亲王向参加会议的伊盟各旗王公仕官分析了形势,提出面对国共两党的战争,我们应该采取中立的态度,既不背离中央,也不对抗共产党,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灵活多样地应付局势……”会上,奇忠义提出组织1个代表团,到北平(现北京)向“华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傅作义汇报伊盟局势,要求军备支持,并观察动向。
但是,到北平后,除了听傅作义一番“团结勘乱”的空谈,代表团一无所获。
奇忠义等人回到包头,即听说解放军要进攻包头。董其武电促图亲王前往陕坝(今杭锦后旗),途中又转赴银川。
图亲王一行抵达银川后,国民党宁夏省主席马鸿逵表面上热情接待,3日一小宴,5日一大宴,暗地里却严密监视。一次,图亲王与马鸿逵谈话后发现了自己的处境,心情郁闷,沉默寡言,旧病复发,卧床不起。经过董嘉活佛诵经、医治,病情稍有好转。
这时,北平已和平解放,马鸿逵等人也开始转移财产。图亲王几次向马鸿逵表示要回伊盟老家,叶落归根,却屡受国民党军政当局阻挠,马鸿逵甚至建议他去兰州或南下广州。图亲王再度旧病复发,而且日益恶化。
随着绥远省和平解放的进程,解放军大军压境,郡王旗军政官员派人持函前往银川,向图亲王请示,“由于伊盟的形势所迫,我们拟与解放军进行谈判,以求和平解决伊盟战事。可否,请盟长定夺。”图亲王抱病听取了来人汇报,斟酌再三,由奇忠义拟稿,果断地下达命令,“同意旗里意见,并授权护理札萨克奇兆禄同奇全禧一道前去谈判,争取以和平方式解决,保护百姓的生命财产,避免召庙受到破坏,我也可早日返归了”。
这是图亲王做出的最后一个重大的、正确的决策。图亲王为伊克昭盟的和平解放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但是,对于一位从满清王朝走过来的封建王公来说,内心的震撼、痛苦是巨大的、深刻的。加之颠沛流离,沉疴缠身,图亲王于1949年3月7日告别了人世。
在宁夏省政府的安排下,遵从蒙俗,诵经7天,隆重悼念。蒋介石也以中华民国总统身份发布褒扬令,并允许图亲王灵柩由全家护送回郡王旗安葬。
但是,临行前1天,宁夏省政府交际处却通知:其他人均可回去,只请奇忠义1人留居银川,不得擅自行动。
六、逃脱樊笼
奇忠义羁留银川,收到德穆楚克栋鲁普(即德王,蒙奸、战犯)发来的通知,邀请其参加“蒙古代表大会”,准备宣布成立“西蒙自治政府”。奇忠义此前曾在北京会晤过德王两次。图亲王在世时,也曾明确告诫奇忠义,“德王是一名战犯,是罪人。他无权谈论国事。他请你,无非是假你之名,假你之位,以实现他的政治目的。你还是不要上钩。关于政治,我希望你以国家为依靠,以人民为基础。”
奇忠义犹豫再三,听取了杭锦旗护理札萨克色登多尔计的劝告,以“身体欠佳,又在守孝期间,不便参加盛会”为由,派人代表郡王旗而不是代表奇忠义本人出席了会议。
德王见奇忠义没有到会,大为不悦,表示“我请奇忠义参加会议,无非是想发挥他在图委员长在世时创造的社会和政治影响,为我们西蒙自治做出贡献。可他竟没有来。他到底在想什么?不过,我们还是内定他为西蒙自治政府的委员。一俟当选,我们仍请他来共商今后的工作”。
奇忠义身在他乡为异客,羁留银川,处在他人控制之下,自幼言传身教的祖父已经逝去,何去何从,面临人生的重大选择——如果冲破牢笼,回归家乡,可以同家人团聚,但是,家乡已经“赤化”,共产党如何对待“封建王公”,是否会像外蒙古那样斩尽杀绝,尚未可知;如果以“国大”代表身份飞往广州投靠国民党,国民党固然欢迎,但是眼看国民党大势已去,个人背井离乡,前途又在哪里呢?思前想后,奇忠义认为:祖父在世时已经授命与共产党接洽和平解放事宜,并与共产党代表达成了协议。本人与共产党并无仇隙,回返故乡还是有一线生机的。
因此,奇忠义找到马鸿逵之子、宁夏省代理主席马敦静,表示“按照我们蒙古族的传统习惯,老人归天后七七49天内,必须请喇嘛诵经3~7天,而孝子孝孙必须在场。祖父去世已近1月,家父中年病逝,我是唯一能够代替长子的长孙,希望能回去完成这一仪式。请您满足我这一生中恐怕是唯一的要求吧!该仪式完成,我一定返回银川,绝不给您添麻烦”。
马敦静托词需与董其武联系,却再无音讯。奇忠义决心已定,遂再次找马敦静,提出“祖父故世,作为他的长孙,应该为他祈祷,对于蒙古人这是极为重要的。我可以不回家乡,去鄂托克旗新召,请喇嘛为祖父诵经,诵经完毕,我即返回银川,绝不食言”。马敦静终于答应,并派员陪伴。
乘此机会,奇忠义到达新召后终于寻机逃脱樊笼,回到郡王旗家乡。

康雪东(2014-12-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