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汕尾,工业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资源加工工业和现代化电子工业并举、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工业体系。全市工业总产值2008年工业总产值570亿元,比增24.0%,目前,全市形成了以电子、家俱、饮料、服装、制鞋、化工、工艺等多种行业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拥有投资2.5亿港元的信利电子工业城等一批主要工业项目。
今日汕尾,农业依靠政策和科技,加大资金投入,加快了农业化进程,创建了粮食、林、果、菜、水产、畜牧、蔬菜等"十大"三高农业基地,新办了农副产品流通市场65个,进一步完善了农产品的流通体系,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7.5亿元,比增18.0%。合同吸收外资4.14亿美元,比增3.0%,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2.56亿美元,比增26.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2亿元,比增24.0%。农业总产值106亿元,比增6.0%。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由2007年的18.5∶46.5∶35调整为18∶47∶35,全年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2%、63.7%和3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60元,人均消费支出8247元,分别比增15.6%和6.8%。农民人均纯收入4790元,比增12.1%。万元GDP能耗控制在0.546吨标准煤以内。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交通、能源、市政建设等基础设施,已有长足的发展,改变了过去"道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饮水不清"的落后状况,交通方面,新建一批地方公路和上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2165公里,通车密度为46.1公里/平方公里,实现了100%的乡镇和95%以上管理区通汽车;新建和扩建了两个5000吨级泊位码头,港口码头吞吐能力大幅度提高。通信方面,全市现有电话交换机32万门,比建市前增加了22倍,开通了10万多户移动电话和12万多门无线寻呼通信终端,1994年底,该市已进入全国邮电通信先进百强市行列。
能源建设方面,新建扩建一批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厂,全市发电装机总量14万千瓦,年发电量达6.9亿度。全市日供电量比1987年增长6.1倍。市政建设迅猛发展,从过支仅有3条马路、住宅多为无规划私建,到一批现代化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拥有汕尾大道等27条(段)高级道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