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寺砖塔 又名西寺塔。位于曲沃县城中西门外,座北朝南,建于宋乾道年间 ( 公元一一六五年 ) 。元大德七年(1303)地震时毁坏上四层,震裂下七层, 只有底层完整无损。近处看去震痕历历在目,犹如两把利剑,直刺苍穹;远远望去,又似凌霄双塔。七百年来岿然不动,真使人不可思议。
塔基约七百多平方米,塔高十二层,总高 44.1 米。三层以上向中部砖木结构塌落,形成东西开裂的一条缝,又俗称裂破塔,该塔为八角楼阁与密檐结合式砖塔,其基础上层为标本楼阁层,檐部施砖刻斗拱五铺作,二层以上皆为密檐结构,塔身为八角形。
四牌楼 又名望母楼,位于曲沃县城贡院街中段,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由邑人李济沆兴建,清代以来曾多交修缮,该建筑为楼阁与牌楼混合式建筑,座北朝南,三重檐十字歇山式绿琉璃物保护单位,2002年申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待批)。经近四百年风雨侵蚀,战火纷扰、方革浩劫,依然耸立于曲沃古城一隅。她即有江南楼阁玲珑剔透、精巧纤绣之美,又有北方古老文明的象征性建筑。传说晋国时期晋献公的宠妃骊姬谗言太子申生,而使太子自杀于新城,骊姬死后被在曲沃四牌楼下,让世人践踏。
四牌楼建筑结构为三重檐三层楼身,一、二层四面均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四牌楼造型奇待,为楼阁式与牌楼式相结合结构,牌坊上下坊,雀替,板件上雕有精美的浅浮雕塑,有较高的艺术价值。1、边楼在额枋与柱上出穿插枋,出抱厦,使其檐突出围檐,利用视觉原理,造成又一层叠檐的假象。3、三层檐利用很小空间,设置十字歇山顶,合理平衡层顶与出檐重。总之四牌楼具有很高的文物和观价值。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