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建设的新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为贯彻落实《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探索青岛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先行之路,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特制定本规划。规划范围为黄岛区、胶南市全域,陆域面积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2010年常住人口139万。规划期为2011年至2020年。本规划是指导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改革发展、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重要依据。区位资源条件优越。新区处于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都市圈之间核心地带,是黄河流域主要出海通道和欧亚大陆桥东部重要端点,与日韩隔海相望,具有贯通东西、连接南北、面向太平洋的区位战略优势。海岸线282公里,滩涂83平方公里,岛屿21处,沿岸分布自然港湾23处。陆域开发空间广阔,适宜建设用地约450平方公里。综合经济实力雄厚。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155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7万美元,工业总产值4372亿元,财政总收入37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亿元。家电电子、石油化工、汽车、造修船、海洋工程等产业基础较好,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新兴海洋产业集聚区。西海岸经济新区区位示意图改革开放效应凸显。以前湾港为主体的青岛港是我国五大外贸口岸之一,2010年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3.5亿吨和1200万标箱。现有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保税港区、西海岸出口加工区、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德生态园等国家级园区,近年来正在开展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试点。新区是山东半岛国家级园区数量最多、功能最全和政策最集中的区域。海洋科技优势突出。青岛是全国著名的海洋科学城,拥有中国海洋大学等7家国家级海洋科教机构和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等众多海洋科技平台,涉海专业两院院士19人,高级海洋专业人才约占全国同类人才的30%,承担了“十五”以来国家“863”、“973”计划中55%和91%的海洋科研项目,为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也为新兴海洋产业发展积蓄巨大潜能。生态环境承载力较强。新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台风登陆概率低。海岸多为山地基岩,近岸海域以清洁海区为主,水动力条件好,自净能力强。小珠山、铁镢山、藏马山和大珠山构成东北—西南向生态走廊,支脉蔓延全境,水系丰富,森林覆盖率44.2%,具备发展海洋经济和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独特优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