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历史名人

家乡区县: 广东省信宜市

  李季濂(1877—1936年),原名李锡贞,广东省信宜县镇隆镇大路街人。华侨企业家。1877年5月6日,李季濂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李再荣是一位学者。李季濂自幼受家庭熏陶,广读群书,学问大进,考试一举知名,诰授知政大夫,授五品衔委用训导,被派赴北方任职。后感于清朝时弊严重,辞职从商,结识孙中山先生,并加入同盟会,参与推翻帝制活动。辛亥革命后曾任广东省民政厅秘书、广州市政府顾问,1919年(民国8年)任广东省咨议局议员,后再度辞职从商。

  陈铭盘(1865-1924年)原名陈树荣,信宜县怀乡镇平梅村人。清同治四年(1865年)出生于原籍平梅村,是信宜早期旅居南洋第一个有成就的华侨企业家。陈铭盘同胞兄弟六人,他排第三。长兄陈宠三,少年好读,后改儒为商,继又改商为仕,官游粤西,曾任广西恩隆县、容县知县,白石盐场知事。陈铭盘为前清秀才,琼州府国子监,曾任民国广东省参议员、信宜县长。

  李孝式是马来西亚独立后的首任财政部长,开国元勋之一。1953年起先后任马来西亚铁道部长、交通部长和财政部长,时间长达7年。这是在外国任部长级职务的第一个广东信宜籍人。李孝式,清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十日(1901年1月9日)出生,广东省信宜县梓童坊大路街人。民国元年(1912年)就读于岭南大学附小。1914年升入广州中学,1915年便转入香港皇仁书院读书,皇仁书院是仿英国式的十年制中学,毕业后直接留学英国,就读于著名的剑桥大学。由于学习刻苦,1923年获经济、法律两科硕士学位,还被推举为经济学院董事。1924年回到祖国,旋即随他父亲、华侨实业家李季濂到马来西亚经营锡矿业,从此时起,他便致力于华人社会的公益事业,为华侨办了许多实事、信誉卓著。他历任吉隆坡市政府议员15年,雪兰莪中华总商会会长长达16年。任马来西亚高州总会会长、雪兰莪广东会馆会长、雪森彭矿务公会会长。由于他从事公众机关10余年之首长或董事,使他成为一方侨领。

   林云陔,原名林公竞,字毅为,广东省信宜市水口镇大垌官岸村人,1883年1月出生。少年丧母,跟姑丈就读于茂名,1906年考入两广方言高等学堂。在此期间,适遇朱执信由日本归国任该校教员,林云陔认识了朱执信,逐渐与之来往密切。不久,他加入中国同盟会,并在广州长兴学舍设秘密机关从事革命活动。当时秘密革命活动经费比较缺乏,林云陔多方设法筹借。1910年,林云陔参加了朱执信领导的庚戌新军起义,1911年3月29日又参加黄花岗起义,他在广州租双门底詹同文笔店后屋作起义储藏转运军械的机关,积极运输枪械弹药,供给起义军;朱执信在进攻广东督署时受伤,撤退到此处隐蔽和化装,翌晨由林云陔秘密护送撤出广州脱险。是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各省响应,林云陔奉命负责组织领导南路(高、雷、廉)起义重任。他先到香港领取军械,再由香港经江门赴高州。抵高州后,秘密会集革命党骨干于鸿渐馆,分析形势,明确任务,决心誓死作战,务求起义成功。在林云陔的指挥下,兵分几路进行:一是秘密调民军防营黄元贞、张锦芳直迫高州城;二是由同盟会员林树巍率领信宜选锋队(敢死队)首先发难;三是策动新军干部投诚。做好这几方面工作之后,林云陔亲自率武装队伍攻入道台衙门,宣布反正(起义)。11月13日(农历九月廿三日)成立高州军政分府,林云陔被推举为分都督,接着他以都督名义敦促南路各县革命党人继续讨伐清兵,从而使南路局势日趋稳定。不久,林云陔调任广东省都督秘书。

丿木丶(2014-12-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