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全市耕地面积66.5万亩,宜林山地180万亩。矿产资源丰富,据初步探明,金属和非金属矿20多种。
化州市按照“以工业立市为突破口,突出发展工业,巩固发展农业和第三产业,大兴基础设施建设,广泛招商引资,努力增加财税收入,提高市民生活水平”的经济发展思路,积极实施“工业立市、产业互动、城镇带动、外向拉动、环境竟争”五大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制定《化州市工业园区优惠办法》、《化州市鼓励民营工业发展若干规定》等优惠措施,率先实行“三零一先”工业园区优惠办法。初步形成了以资源加工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工业体系,不少新产品获省优、部优称号,丝绸、羽绒制品、橘红制品、农药等远销欧美、中东、日本和港澳。果、菜、蔗、渔、畜、药、林等八大农业支柱产业不断巩固优化,培养了一批国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
该市坚持“发展第一、经济第一、工业第一、招商引资第一”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务实创新的精神,努力打造“工业化州、宜居江城、文化橘州、和谐社会”。坚持“工业第一”发展理念不动摇,全力打造“工业化州”,根据实际情况整合资源,利用优势条件,科学、超前地抓好工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工作。将杨梅产业转移工业园的筹建作为发展工业的一个最重要载体,将该园建设成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基地。同时搞活市工业城,并向河西、下郭、建设农场拓展改建为河西工业园区,将该园打造成为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基地。建设国道207线南盛至笪桥段、省道茂化线和该市迎宾大道两旁三条工业带。重点建设文楼白石加工区、平定钛矿开采加工区、中垌水泥生产加工区、新安高岭土加工区等四个资源加工区。突出抓好化橘红、茧丝绸、木材、罗非鱼、糖蔗、笪桥黄瓜、水果、禽畜等农产品加工业。切实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力打造“宜居江城”。加快实施“东扩南进西拓北延”战略,拉大化州的城市空间布局,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水平和城市建设的品位。
化州红杨桃和无核黄皮果分别获得中国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橘红痰咳液、橘红咳煎膏获国际优质产品最高金奖,获准在美国上市。化州市先后获得全国乡镇企业先进县、全国水果百强县(市)、全国体育先进市、全国科普示范市、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市)、国家无烟草广告城市和省卫生先进城市等国家(省)级荣誉称号,南盛地税所被评为全国青年文明号、职工之家,化州人民医院、电信局被评为省文明单位,名教村被评为省文明示范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