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莲华镇总面积19.91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总人口27215人。2011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092万元,比增11.7%;工农业总产值49927万元;税收总收入543.92万元,本级财政收入224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363元,比增12.67%。
【经济发展】 全镇农业总产值19027万元,比增16.92%。加快推进花卉和食用菌二大农业园区建设。新增投资约300万元,扩建花卉园区大棚面积1.33公顷。新增投资70万元,扩建食用菌园区大棚面积1.33公顷,农业园区初成规模。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省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投入120万元,完成三洲老涵至西港涵长3.5公里的水利建设、隆城楼下桥改建、中学前支渠石篱建设,进一步提高渠系的排灌能力。争取上级扶持资金120万元,对隆城关实施重建。实施科技助农工程,主动承担实施省级水稻新品种展示项目和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引进水稻新品种55个,进行肥效试验27种,提高种植水平。抓好镇畜牧站和动物检疫点建设,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全镇禽畜免疫率达到100%。扎实推进林地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林改工作任务,并顺利通过区级检查和市级复查。此外,扎实推进农村二轮土地承包,对“小调整期满”的经联社进行完善工作的指导、督促,全面推进“四到户”。
全镇工业总产值30900万元,比增6%。工艺品、木制品、纸制品等重点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重点工业项目顺利推进,市级重点项目——绿源复合肥有限公司“高塔喷浆造粒复合肥”项目建设完成,准备投产;区重点工业项目——广龙塑胶建设项目也已全面投产。此外,认真做好中国锆城辅服务区的规划,积极服务中国锆城的建设。扎实推进“三旧改造”,提高工业用地总量。
【基础设施建设】 争取上级扶持资金220多万元, 扩建东铁路两侧宽3.5米、长820米的水泥路面以及配套地下排污管道、路灯等。投入23万元,铺设宽4.5米、长495米的上长宁村道,实现全镇村村通水泥路。投入16万元,设置镇主干道路面标志线,改善道路交通安全环境。加快村镇规划和产业规划编制,拓展莲华后发空间。委托澄海区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莲华镇2010—2030年城镇总体规划》,并于2011年12月13日顺利通过初步评审。委托中山大学设计团队编制《莲华镇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为旅游产业的后续发展指明方向。
【民生事业】 加快学校规范化建设,筹集资金扩建鹤浦小学操场,完善各中小学配套设施建设,改善教学环境。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卫生应急能力,全力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扎实推进“新农保”和城乡一体化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提高群众的医疗、社会保障水平。全镇基本医疗参保率达到96.03%,全年报支医疗费用249.3万元,受惠人数1045人。全年参加“新农保”8502人。加强以提升文化素养为主的精神文明创建,努力推进乡村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不断完善各类农村文化体育设施,满足群众的文体需求。全面推进旅游文化、兰花文化和民俗文化建设。全力做好“国家级生态示范镇”创建。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整治力度,杜绝重大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的发生。做好镇容村貌的整洁美化。投入25万元,清理“六乱”问题和对镇村主干道路进行植绿、补绿,美化、净化农村环境。实施乡村环境整治补助制度,引导各村积极筹措资金对村内的旧厕池、卫生死角、排水沟等进行整治,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
【社会管理】 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推动食品加工业健康发展。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仿冒侵权等违法行为。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对莲花山温泉片区违法搭建物落实专项整治,遏止违法用地苗头。对新增的8宗0.19公顷违法工业用地进行拆除和复耕复绿,维护用地秩序。重视抓好安全生产,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治理,规范安全生产秩序。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结合“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盗采河砂、庄家赌头等黑恶势力和“两抢一盗”犯罪活动,净化社会环境。重视信访和维稳工作,加强信访和维稳中心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积极做好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建立党政班子成员下访制度,努力化解和依法依规处理不稳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创建广东省文明镇】为总结莲华镇过去几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验和成果,建立莲华新品牌,树立莲华新形象标杆,2011年,莲华镇积极向省申报“广东省文明镇”项目。12月,莲华镇被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文明镇”称号。这是莲华镇在近年先后荣获汕头市文明镇、中国兰花名镇、广东省生态示范镇、广东省特色旅游镇、国家AAAA级景区等称号之后的又一殊荣。
【国家AAAA景区揭牌仪式暨汕头首届中国旅游日】莲华镇山清水秀,名胜景点荟萃。全镇拥有远东国兰有限公司、莲花山温泉度假村、大自然休闲农庄、莲花古寺和四方古寨、驷马拖车、盛安楼客家圆屋等一批知名的旅游景区。莲华镇又是久负盛名的“水果之乡”,拥有山地400公顷,盛产荔枝、林檎、杨梅、青梅、橄榄等优稀高值水果,其中的碧砂乌苏杨梅名闻遐迩。2011年,全镇各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50万人次,旅游收入4000万元。
2010年,莲华乡村旅游区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省首个全镇域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5月19日,由澄海区人民政府、汕头市旅游局主办的“中国旅游日汕头幸福游”暨莲华国家AAAA级景区揭牌、第四届莲华乡村旅游节等活动在莲华乡村旅游区举行。广东省旅游局副局长张振林、汕头市副市长余健明、中共澄海区委书记陈向光、汕头市旅游局局长陈华佳、中共莲华镇委书记邹培基等领导为活动启动推动吉祥杆。
【莲华乡村旅游区入选广东省旅游扶贫重点项目】 8月29日,在广州举行的广东省旅游扶贫大型重点项目资金专家评审会上,莲华乡村旅游区代表汕头市参加广东省大型旅游扶贫项目PK活动,从全省14个旅游项目“PK”中脱颖而出,以第2名成功入选,成为2011年广东省旅游扶贫资金扶持的六个重点项目之一,获得总额为300万元的省旅游重点项目扶贫资金。
【西浦早期革命活动史迹陈列室揭牌】 6月20日上午,由澄海区人民政府、汕头市旅游局主办,澄海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党史办、区旅游局、莲华镇、西浦村委会、大自然休闲农庄协办的“汕头市红色主题旅游活动启动仪式暨西浦早期革命活动史迹陈列室开放仪式”在莲华镇西浦村大自然休闲农庄举办,汕头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邓东冠、市旅游局局长陈华佳共同为西浦早期革命活动史迹陈列室揭牌,并和澄海区副区长黄常新向旅行社代表及大自然景区代表授旗。市旅游局副局长陈斌主持启动仪式。出席活动的有澄海区人民政府、汕头市委组织部、汕头市旅游局领导,旅游界代表和革命老同志。
【镇党委换届选举】 7月25日,莲华镇召开中共莲华镇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全镇各条战线共选举出100名党代表和16名列席人员参加会议。会议听取和审议《中共莲华镇委员会工作报告》和《中共莲华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共莲华镇新一届党委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邹培基、陈岳亮、杜式永、温爽豪、林江苗、王伟雄、陈创光、洪晓敏、谭健伟等9人当选为中共莲华镇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邹培基任党委书记,陈岳亮、杜式永任副书记;陈创光、陈继锋、陈永强、林武权、麦德生等5人当选为中共莲华镇第十四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陈创光任纪委书记。
【镇人大换届选举】 3月8日,莲华镇召开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全镇各村、各行业共54 名代表和58名列席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选举邹培基为莲华镇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主席,陈岳亮为莲华镇人民政府镇长,黄东华为副镇长。
9月19日至20日,莲华镇召开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镇各村、各行业共53 名代表和46名列席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和审议了《莲华镇第十五届人大主席工作报告》和《莲华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选举邹培基为莲华镇人大主席,林汉梓为副主席;陈岳亮为莲华镇人民政府镇长,温爽豪、金卓荣、黄东华为副镇长。
【村委会、村(总)支部换届选举】 3月16日,莲华镇全面完成19个村委会的换届选举。本次换届选举,全镇19个行政村共选出村民代表616名,其中妇女 212名,占34.1%,村民小组长65名,新一届村委会成员60名,其中党员46名,占76.6%;书记、主任一肩挑的有4个村,占21%;两委干部交叉任职有29人,占48.3%;新当选村委会成员有21人,连任的39人,占65%。在提名选举大会中,一次成功选举的有7个村。西浦村作为汕头市公推直选试点村,于2010年12月15日先行顺利完成换届选举。
自1月6日起至12月13日,完成下长宁、梅陇、东光3个村党支部换届改选,调整改选村支部书记1名,新进支委1名。
【全市首个“党代表工作室” 揭牌】 6月30日上午,澄海区莲华镇成立汕头市第一个党代表工作室,汕头市委书记李锋和澄海区委书记陈向光亲自为莲华镇党代表工作室揭牌。这是莲华镇推进党代表任期制,建立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平台,推动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措施。
【编制总体规划】 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全镇产业的科学发展,莲华镇自2010年4月起委托汕头市澄海区规划设计研究院修编《莲华镇总体规划(2010—2030)》。20个月来,莲华镇配合规划设计项目组多次召开座谈会,多次征求镇相关部门、各村意见,反复对总体规划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加快《莲华镇总体规划》的修编。2011年12月13日,莲华镇在莲花山温泉度假村举行《莲华镇总体规划(2010—2030)》初步成果评审会,综合与会专家组的评议意见,该规划初步成果获得通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