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会——介休最早贤士晋国上卿宰相

家乡区县: 山西省介休市

士会,字季。春秋时晋国上卿。食邑封在随(今山西介休东南),史籍最早记载介休历史最早人物。故亦称随会、随季、,后封范故也称范会、范季。卒谥武,又称随武子、范武子。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在晋文公、襄公、灵公、成公、景公时期(前636年-前581年)。晋景公时担任中军将并兼任太傅为晋朝宰相。 士会的祖父士蒍即为晋大夫,仕于晋献公时期,屡参大政,很有声望。士会在晋文公时始见记载,晋楚城濮大战时,随军出征,凯旋之日被擢升为晋文公的代理戎右(古代与国君同乘一辆战车,在右边位置上的武将官名叫戎右)。晋景公时,任上军之将,升为中军元帅,兼任太傅。

一般说来,任戎右之职者都是非常勇猛的战将,因为他既要保卫国君的安全,又要率先杀敌。晋文公让士会代理戎右,可见他是一员勇将。但是,土会主要是以是智多谋而知名当世。

晋襄公死后,执政大臣派土会等人到秦国迎接公子雍回国即位。就在秦国派兵护送公子雍回国的途中,晋国内部又发生变故,改立公子夷皋为君(即晋灵公),并发兵阻击秦国的护送队伍。由于发生了这样的事,士会只好流亡在秦,无法回国。其后秦晋交战,秦国即用土会为谋士,分析晋军的利弊,给晋国造成很大威胁。为此,晋国执政的六卿专门召开秘密会议,商讨对策。郤缺认为士会品德高尚,“践而有耻,柔而不犯”更重要的是“其知<智)足使”,一定得想办法使他回国。为此,晋国派魏寿余诈降于秦,谎称欲回晋国招降旧部,骗过了秦康公,把士会也带回晋国。土会回国后,依然受到重用。

前601年,郤缺升任中军将,士会出任上军将。前596年秋季,先縠召来赤狄进攻晋国。冬季,晋国人追究邲之战失利以及勾结赤狄的责任,把先縠杀了,士会继任为中军佐(相当于副宰相)。

晋景公七年(前593年),士会率军灭赤狄之甲氏、留吁、铎辰三部,战功显赫,升为中军将,兼任太傅,执掌国政。可能是他加强了法治,“晋国之盗逃奔于秦”。大夫羊舌职说:“吾闻之,‘禹称善人,不善人远’,此之谓也夫。”高度评价士会及其政治措施。

陆鹏(2014-12-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