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衍(?—611年),宇彦文,太原介休(今山西省介休县)人,曾效命于北周和隋两个朝代,北周时官至上柱国,隋朝时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光禄大夫,是当时较为有名的军事将领。 郭衍之父郭崇曾于北魏末年事孝武帝为官,后官至侍中。,出身于官宦之家的郭衍,少年时代就勇武超人,善于骑射。557年宇文氏代魏建周后,郭衍被周陈王宇文纯所器重,引为左右,并累迁大都督。
其时,北周经常受北齐的成胁,郭衍奉诏从天水招募迁徙千余家人口,屯于陕城(今河南省陕县),以镇守北周东部边境,官拜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一年内串众数次打败北齐军队的进攻,颇使齐军丧胆,陈王因此而更加亲宠重用他。在北周灭齐统一黄河流域的一系列战役中,郭衍屡立战功,因而加授开府,封武强县公、食邑1200户,并被赐鲜卑姓叱罗氏。宣政元年(578年))义为右中军熊渠中人大。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周静帝宁文阐年仅8岁,八外祖父杨坚开始执掌朝政。同年六月,相州总管尉迟迥起兵反杨,“聚徒百万”,“称兵邺邑”,各郡群起响应。于是,杨坚决定首先平定相州之乱,郭衍奉命随从韦孝宽。郭衍率一千精锐骑兵乘胜追击,活捉尉迟祐,又于城北歼灭其余党,彻底粉碎了尉迟迥之乱。郭衍为巩固杨坚的统治立下了汗马功劳,故被越级授上柱国,封武山郡公,赏物七千段。
北周静帝大定元年(581年)二月,杨坚以隋代周,建元开皇,是为隋文帝。郭衍亦奉勒恢复旧姓郭氏,隋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命郭衍为行军总管,领兵屯于平凉(今甘肃省平凉市)以防突厥犯境。又因关中产粮不足京城消费,隋文帝乃于开皇四年(584年)诏开广通渠,命郭衍为开漕渠大监,同宇文恺率水工凿渠引渭水,经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市)北,东至潼关接黄河,漕运400余里。广通渠使关东粮食得以西运,缓解了关中粮荒,因而被时人称为“富人渠”。
仁寿四年(604年)七月,隋文帝病逝。翌日杨广即帝位,是为隋炀帝。时汉王杨谅闻讯于并州起兵反对其兄杨广即位,“从谅反者凡十九州”,郭衍又奉杨广之命据守京城。郭衍于隋炀帝袭位有功,故大业元年(605年)拜左武卫大将军。同年仲秋,隋炀帝率近20万人沿通济渠南下到江都视察,令郭衍统领左军,改授光禄大夫。大业五年(609年)郭衍从隋炀帝西讨吐谷浑,出金山道,大破敌军,纳降2万余户,又为隋炀帝开拓西部疆土立下战功。大业六年(610年)郭衍被封真定侯,同午三月再次随驾赴江都。大业七年(611年)正月,卒于江都,赠左卫大将军,谥曰“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