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苦斋婆

家乡区县: 清远市阳山县

苦斋婆是阳山特有的去湿山草药,如果第一次吃的时候你会感觉好臭,好像有种臭含鱼的味道,但是你吃了第一次就会觉得好吃的。

羊城炎夏苦长,湿闷烦热,人在户外,像被锅盖罩住,浑身黏黏乎乎;躲进空调房,却又面对皮肤缺水,湿气内积的问题,好在多次前往阳山后,我找到一种很厉害的去湿山草药———苦斋婆。

沿着清连一级公路,甫穿越六甲洞公路隧道,眼前的景色令心头一振———秀丽的红砂岩山峰被万千嶙峋奇瑰的石山石岭所替代,看到的是一幅以天地为宣纸的巨大墨染画,怪不得唐代大文豪韩愈被贬任阳山县令时,以“吾州之山水名天下”赞美阳山。

三蝴山上,生长着一大片特种野生植物茶种———苦斋婆,长年浓雾滋润,不受任何空气污染。明朝李时珍着《本草纲目》记载这些茶种有许多保健功效,尤以去湿功效在当地民间代代相传,常上山采摘,并焙制成煲汤干货或用清水煎熬成茶汤,家家户户,酒楼食肆,都以它作为本地特产款待宾客,或自己食用。

每场大雨后,苦斋婆疯长,山城里的人就会成群结队上山采摘,新鲜的苦斋婆有淡淡的植物清香,味道甘而微苦,嫩叶用来炒食,加猪腩肉和蒜掰,猛火炒熟,就是一道风味山野菜,它的植物纤维十分丰富,便秘排毒者最喜欢食用它。

苦斋婆的枝枝蔓蔓及其发达的根部晒干后用来“看门口”(作日常凉茶备用),奇怪的是变成干货的苦斋婆有一种很难形容的味道,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接受,就像臭豆腐,不喜欢的人会捂着鼻子走。但它煲成汤后便成了佳肴,用农家养的土猪腿肉,加点花生煲个把小时,经苦斋婆熬过的猪肉居然有狗肉的香味,汤水更是甘香浓稠,饮后2小时还回味,喉咙和肠胃为之舒畅,感觉有如被彻底清洗过一遍。

现在每次到阳山,进餐时一定会点苦斋婆汤,普通档次的酒楼通常一大早就煲好候客,作为例汤出售,宾馆一级或星级酒店则少煲此汤。所以广州人到阳山观光还是到大排档就餐有着数,现在山区人民很注重卫生,大排档的碗筷明亮干净,客人入座才从消毒碗柜拿出来,手感还是热的。

除了物美价廉外,你还可以尝到地道的阳山美食,如黎埠白切鸡、青莲河杂鱼、江英大风扇鸡、新圩豆腐仁……主食最好来碗阳山麦羹,它入口细腻、润滑、香甜、鲜美,其实它和麦子没有任何关系,将老玉米脱粒磨成粉,然后煮成玉米糊,是理想的保健绿色食物。

当然,走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买些干品苦斋婆,十几元一大堆,回到家用保鲜袋分装好,一包煲一次,由于它有股特殊味道,所以要密封好,放进橱柜或储藏室。漫长的夏天你就不会被湿热闷滞困扰啦!

(2014-12-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