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庙又称贞女祠,位于河北省山海关城东约6公里的望夫石村后山岗上。孟姜女庙的修建,是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的产物。庙围墙内占地1.6亩,保护范围占地31.8市亩。顺108亩组石蹬,直达庙内。庙内有前后两殿,前殿有孟姜女像,左右侍有童男童女,两侧壁上镶有碑刻,其中有乾隆、嘉庆、道光题词。后殿原供观音,殿后有“望夫石”,石上有坑,传为孟姜女望夫足迹。旁有石台,台后有振衣亭,为孟姜女梳妆更衣处。庙东南4公里渤海中有两块礁石,传为孟姜女坟。
孟姜女庙是长城文化衍生出的民间民俗文化的产物。初临孟姜女庙的人,常常会感慨于108级石阶深深地寓意,更感叹这小小庙宇历经千年的顽强“生命力”。庙内前殿供有孟姜女的塑像,陇上横额“万古流芳”,两边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真实地反映了人们对孟姜女、秦始皇的喜恶之情。
孟姜女的故事是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后人景仰孟姜女的忠贞,感叹她的忠烈而建此庙。现存的孟姜女庙体现了明朝的建筑风格,庙前依山砌筑108磴行人石板梯道,象征孟姜女寻夫的艰辛和曲折。当您拾级而上走过挂有“贞女祠”匾额的山门,来到前殿,闻名全国的奇特楹联,上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下联:“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会映入您的眼帘,楹联的读法断句有多种,您可在这里细细品酌,会感到妙趣横生。殿内正中塑孟姜女泥像一座,淡装素彩,面带愁容,她双目中透出的无限哀怨,可使您想象到当年孟姜女千里迢迢寻夫的凄凉心境。
前殿内塑孟姜女像,旁塑二童,背包罗伞。像后有“姜坟雁阵”彩绘壁画。东壁有石刻“天下第一关”5个大字,与山海关城匾额规格一致。西壁石刻有清代皇帝御笔题诗。殿内东侧塑韦陀像,西则塑李靖像。墙上绘壁画“西游记”。殿后有“望夫石”,传说为孟姜女登石望夫之处。石旁有乾隆皇帝题诗。“望夫石”后有多处刻留的小石台和六角亭,名“梳妆台”和“振衣亭”。传说为孟姜女望夫前梳妆整衣的地方。
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我国流布最广的民间传说之一,两千多年来,它口耳相授、著之典籍、被之管弦、演于戏剧,直至今天搬上屏幕,以多种样式的媒体传布,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那孟姜女的故事是怎样产生、流传与演变的呢?孟姜女的故事发生在齐国。齐为姜太公的封国,读过《东周列国志》的人都会知道,书中出现的“×姜”,总是齐国人。孟姜者,姜氏之长女也。她的故事最早见之于《左传》。孟姜为齐将杞梁之妻,梁于公元前549年在莒战死,齐庄公在效外见到孟姜,对她表示吊慰。孟姜认为郊野不是吊丧之处,拒绝接受,于是庄公接受她的意见专门到她家里进行了吊唁。孟姜除了知礼外还有善哭的记载,淳于髡曰:“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在齐地产生了孟姜哭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