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柴——介休清朝四大文人

家乡区县: 山西省介休市

董柴(?-1777),字也愚,号惟园、愚亭。清康熙至乾隆年间介休人,著名诗人。曾任安州知州等职。为官期间,勤政爱民,功绩卓著。主要著述有《补恩录》、《半壁山房诗集》、《如兰集》等20余种。 清乾隆年间,介休人董柴、王佑、梁浚、任大禀,号称“绵山四山人”,经常结伴游山吟诗,品茗饮酒。组织文学社团“味外社”同称“绵上四山人”相约文苑名士后起文秀茹伦常一同上绵上朝拜佛佛,云游胜景,赋诗练句。五人来到绵山一边游览,一边赋诗,行至云峰寺,董柴赋诗曰:“万壑千峰里,迢迢一径深”。王佑不加思索曰:“山花生古道,溪水萧涛音。”任大禀正在观望,董柴摧便曰:“院落空岩覆,栏杆绝间临。”后由梁俊桔尾曰:“居然清净城,佛音心里明”。云游间,天色已晚,五人夜宿云峰寺,刚刚入睡,同时梦见一位和尚推门而进。他们同时而迎之,和尚曰:五贤功成名就,行善事也。言别驾云上山而去,二曰醒来,互相传告,共同揣摸是空王佛点化,于是五人集资在五方佛前修建这座秀美、雅致雕梁画栏的“五子阁”。茹悠常题写匾额:“苍岩揽胜”,书法苍严秀劲,自成一家。他们最爱吃的就是由各类豆和红辣椒调制的凉拌菜——“春色满园”。

绵山四山人诗集十卷〔清董柴辑 清乾隆二十四年半壁山房刻本 十行十九字、白口、左右双边〕

陆鹏(2014-12-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